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秋豆角严防锈病


  秋季种植豆角是一项填补市场淡季的好蔬菜,但是,要获取好的效益,必须抓好病害特别是锈病防治这一关。秋豆角生长期正值气温高、降雨量较多,加上田间春种豆角遗落在大田的菌源量大,到8~10月份条件适宜会导致全田迅速发病,应及早做好防治锈病工作。

  发病症状

  豆角在整个生长期均可感染锈病病菌侵染,但在始花至结荚期间抗性减弱,感病性增强,容易遭受锈病为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和荚果。叶片染病,初生针头大小的黄白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变褐,隆起成近圆形黄褐色小疱斑,后期锈病中央的突起呈暗褐色(夏孢子堆),周围常有黄色晕环,表皮破裂后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夏孢子);茎和荚果染病,形成暗褐色突起。发病严重时,新老夏孢子堆群集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锈褐色枯斑,相互连接,引起叶片枯黄脱落。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时,豆角生长中后期,病斑发展成椭圆形或不规则黑褐色枯斑(冬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末(冬孢子)。大发生年份感病后,豆角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最后枯瘦而死。

  发病条件

  引起豆角发生锈病的菌原是担子菌亚门真菌豇豆单胞锈菌。侵染来源是春种豆角的病残体遗落在田间的夏孢子堆,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寄主。在18℃~25℃时,空气湿度大或雾露重时,寄主表面有水滴水膜时,夏孢子最易萌发侵入寄主,病株又以夏孢子通过气流、昆虫、人畜在田间植株间传播。引起反复的再侵染。产生的冬孢子堆又成为翌年的春种豆科作物的初侵染源。豆角锈病的发生与危害,在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浇水过多过勤、肥料不足、氮肥施得过多而磷钾肥施用少时,均会引起豆角锈病的大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早春3号、穗丰8号、高产4号、特早30号等。二是选地种植。最好选择前茬作物为种植禾本科作物的田块,不选前茬作物为种植豆科或花生的田块,以利避过锈病的直接侵害。种植豆角最好采用起垄栽培,宜双行植或单行植,这样易排除积水及田间透气,不利于夏孢子的降落及侵入。

  2.生物防治 对刚发病的豆角,用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如抗毒菌素120)水剂150倍液,隔5天喷1次,连喷3~4次,防病控病效果较好。在豆角田及时打掉老叶、病叶,清除病残体,春种豆角收获后,将残株死苗收集烧毁,减少侵染来源。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促使根瘤活动增强,植株生长健壮,叶片浓绿厚实,抗病性增强。

  3.药剂防治 种子消毒处理。一般用种子重量的0.4%的多菌灵或福美双拌种消毒。在田间发病初期,可选用的药剂有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萎锈灵乳油800倍液、50%硫悬浮剂500~600倍液、20%咪鲜胺乳油1500~2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50%醚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25%络氨铜锌水剂800倍液。每亩用药液量50~60公斤,任选1种交替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李翠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豆角 侵染 寄主 钾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