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近日发布消息,当前全省草莓育苗处于匍匐茎抽生期,也是炭疽病发生防治关键期。今年炭疽病发生较常年偏早,田间叶片、匍匐茎、叶柄均已见为害症状,病株率 4%~10%,个别重发田块病株率达30%以上,有的甚至已经毁田。
据省农气象中心预测,7月平均气温浙北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高,其他地区较常年略偏高;降水量全省均偏多,且入梅时间较常年偏迟。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和蔓延,各地应做好炭疽病监测,科学指导防控,保障草莓育苗生产安全。
具体防控可参照如下方法:
1.清理植株,减少病源:在晴天、苗地露水干后及时摘除病叶、病茎、老叶及带病残株,并带出苗圃集中销毁,减少病菌传播。
2.合理施肥,培育壮苗:控制苗地繁苗数,氮肥不宜过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性。
3.科学用药,降低为害:清理植株后当天傍晚需进行喷药预防,避免病菌从伤口侵入,雨后也需进行喷药预防,炭疽病高发期间隔3~5天喷药一次进行预防。喷药时重点喷淋母株和子苗根茎部、匍匐茎及其周边土表。药剂可选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进行预防。当田间温度达到 28℃以上、相对湿度在 80%以上视草莓苗长势可选用430 克/升戊唑醇悬浮剂4000倍液进行防治,既防治炭疽病又可以控苗促进植株矮壮,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三唑类杀菌剂一般间隔15~20天,必须等苗恢复生长,有新叶抽出后才能下一次用药。8月中旬后停止使用三唑类药剂,开始放苗。提倡选择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防治药剂,同时兼顾药剂持效期长短,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多种药剂混用时,注意药剂溶解顺序,以免影响药效。
另外,在做好炭疽病防治的同时要注意防治白粉病、叶斑病、斜纹夜蛾、蓟马、二斑叶螨、蚜虫等病虫害。 (高健)
草莓炭疽病(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8-07-20/30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