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2018年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要实施分区防治。西南、汉水流域等主要冬繁区,要封锁发病田块,减少菌源外传。西南、西北菌源区常年早发、重发田要前移防治关口,重点区域还要对田边小檗等寄主进行防治,阻止菌源向黄淮和华北麦区扩散蔓延,减轻晚熟冬麦及春麦区流行风险。黄淮春季流行区,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烯肟·戊唑醇等。

(3)小麦纹枯病:

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当病株率达10%左右时,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井冈霉素A(选用高含量制剂)、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要用足药液量,对准基部,均匀喷透,提高防治效果。

(4)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在春季发病初期,当病叶率达到10%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等,一般喷药1~2次。

2.小麦虫害

(1)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当苗期蚜量达到百株500头以上时,应进行重点挑治。穗期田间百株蚜量达1000头以上,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小麦穗期病虫害混合发生时,及时开展“一喷三防”,即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等各计各量,混合喷洒。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有条件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进行生物防治;华北麦区等蚜虫迁入区在3月中下旬,田间放置黄色诱虫板诱杀迁入的有翅蚜,降低虫口基数,减轻穗期为害。

(2)麦蜘蛛:

麦蜘蛛西南麦区在苗期和早春拔节期,其他麦区在返青拔节期,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达200头以上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可通过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措施进行防治。

(3)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在返青至抽穗前期防治,可选用杀虫剂毒死蜱;穗期防治可选用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在小麦抽穗至开花前,每亩用80%敌敌畏150毫升,兑水4公斤稀释,喷洒在25公斤麦糠上拌匀,隔行每亩撒一堆,此法残效期长,防治效果好。或用2.5%溴氰菊酯3000倍;40%杀螟松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

其它病虫害防治

(1)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防治时,除做好轮作倒茬外,还可选择2.5%硅噻菌胺种衣剂或10%苯醚甲环唑种衣剂、2%戊唑醇湿拌种剂等进行拌种,对小麦全蚀病及其他根腐都有抑制作用,效果明显。小麦感染全蚀病后,叶面喷洒800倍50%多菌灵水溶液或1000倍80%甲基硫菌灵水溶液、4000倍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水溶液等进行防治。

(2)小麦黄矮病:

小麦黄矮病主要通过蚜虫取食进行持久性传毒。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可减轻发病。化学防治可选用70%吡虫啉拌种剂拌种,控制蚜虫发生。未拌种麦田秋苗期有蚜株率20%时,可选择吡虫啉、抗蚜威等兑水进行叶面喷雾,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3)小麦叶枯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喷雾 总体 多菌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