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虾蟹外壳只不过是食品废料,顶多可以加工成动物饲料。但不可思议的是经过人类两百年的不断研究,虾蟹外壳不但可以做成对生命领域大有贡献的甲壳素,还能够进一步深度加工成为绿色农药———生物杀菌剂。
1811年,一个名叫布拉克诺的法国学者,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中分离出来初级产品甲壳素。而后的这些年,人们又从甲壳素中提取出升级产品寡聚糖。作为植物免疫激活因子的基础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76年,一位名叫Ayers的学者发现细胞壁的寡糖片段能诱导植物植保素合成。接着,又发现寡糖可以诱导乙烯、甲壳素酶、葡聚糖酶、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等物质的产生。1985年,美国人Albersheim首次提出了寡糖素这个新概念和新领域,并认为寡聚糖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繁殖、防病和抗病等方面的功能,能够刺激植物的免疫系统反应。
壳寡糖这种从海洋虾、蟹外壳提取的低分子糖类物质,随着一步步的研究探索,近几年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植物杀菌剂,壳寡糖(农药登记成分:氨基寡糖素)在疫病、枯萎病、病毒病方面都有登记。对不同病菌有不同的抑菌机理,南京农大实验证明,壳多糖抑
制水稻恶苗病的主要机理是壳多糖的直接抑菌作用,而抑制油菜菌核病主要是由于壳多糖诱导了油菜的抗病性。
作为植物的诱导剂,壳寡糖类物质可诱导植物体产生大量几丁质酶和1,3-葡聚糖酶。这些酶能与植物病害菌或害虫外皮的甲壳质反应,并阻止其侵入植物组织内,从而增强了植物自身对敌害的防御能力。这些是壳寡糖类物质作为植物疫苗的防病机理。在实际应用中,各个厂家建议农作物种植户尽早使用,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如北京三浦百草公司的百净产品,农户在前期连续使用3~4次后,后期的病害就明显减少,有些试验地块发病率低于30%,起到了很好的预防效果。
通过根部和土壤施用壳寡糖类物质,土壤的有益菌群得到了保护,有害菌群也受到一定的抑制和消除,极大地改良了土壤环境。作物体内也从根部产生了大量的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进一步会产生植保素等物质,抵抗线虫和病害的侵染。北京三浦百草公司正是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开发了一款根结线虫1+1产品,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壳寡糖。在作物的生长初期使用,能够起到很好的抑制根结线虫效果。而在巴西的乌贝拉巴农场,单独施用5次3%壳寡糖产品后,甜菜根结线虫有了明显的改观。
虽然壳寡糖是人类发现较晚的物质,但在很多领域却表现出了巨大潜能。从甲壳素、壳聚糖到壳寡糖,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这种物质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有人甚至称它为除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外的“人体第六生命要素”。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国内的厂家中,北京三浦百草、海南正业、广西国发等公司一直在做这方面的产品开发,相信不久的将来,壳寡糖在农业上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刘兴飞)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2-09-14/27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