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低温高湿要防菌核病


当一地区较长期为低温阴雨天气时,甘蓝易发生菌核病,注意及早查治。

甘蓝苗期发生菌核病,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淡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病部组织软腐引起猝倒。包心期受害,在近地面的叶片和根颈部产生水渍凹陷斑。开始呈淡褐色,后变成褐色或灰白色,发病部位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绒毛和黑褐色菌丝体,并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根颈部病斑环茎一周后全株死亡。

甘蓝菌核病的病菌在潮湿条件下,菌核即可萌发,产生子囊孢子,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低温寡照、阴雨潮湿病害发生重。氮肥施用过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发病。

预防甘蓝菌核病,应强化田间管理。播前深翻土地,把残留在地表的菌核埋入10厘米以下土层中;播前把床温调到55℃处理2小时,以杀死土壤中的菌核;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加强排水,使土壤适度干燥,需要浇水时要小水勤浇,不能大水漫灌。

甘蓝田出现菌核病病株,应及早拔除,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掌握在发病初期及早喷药,重点喷洒植株根颈部、老叶及地面。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方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甘蓝 氮肥 排水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