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农民还真没有这习惯。”王怀银说,“拿玉米种子981来说吧,这种子虽然不高产但稳产,有的种子高产但不稳产,农民选种都是根据多少年的经验,也不敢随便换。”
与小农户“种田不用教”不同,种粮大户对农科服务的需求明显要强烈得多。
42岁的何庆波是监利县汪桥镇何湾村人,12年前,当别人纷纷外出打工时,他“赌博”般从亲戚家借了10万元,把村里300亩低湖田承包下来。随后另 投资3000元挖渠排涝,当年就比往年每亩增产100斤,粮价也比往年贵了两毛钱,赚到了“第一桶金”4万元。去年他的种田纯利润已经达到26万多元,今 年他一口气又在外村承包了200亩。他正准备学习机械插秧技术,将来计划种上1000亩地。
种田致富的何庆波,除了一个劲地向记者说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还特别感谢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汪大美。
何庆波的农技问题,种子、农药、化肥的选择与使用,都要向汪大美请教。汪大美同时经销一家农资店,也希望自己的农资在何庆波家的300亩大田里起到“示范作用”,这样别的农户也乐意到他那里买,俩人“彼此依赖”,合作后就成了朋友。
监利县新沟镇新红村43岁的陈书文戴着眼镜,怎么看都不像通常形象的农民。他原来在外打工,2009年回乡包了200多亩低湖田,现在扩大到570亩。“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基本上都不懂种田。大多数时候我都要请教农技站。”
61岁的张诗洋种田30多亩。他很重视技术问题,希望得到指导,尤其是打药的时间和剂量等问题。“现在农资经销商太多了,五花八门,没有一个标准,有时候还会遇上假货。”
实际上,新沟镇的种粮大户都希望得到农技人员的服务。“种粮大户更爱农技员。”新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肖开文通过专门调查发现,一般农户的种子化 肥信息来源主要是电视广告和经销商,农技人员推荐的比例不到40%。相比较,越是种粮大户,越愿意与农技站和农技员保持密切联系。
难怪陈传珊说,毛市镇如果种田大户多些,他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12-06-01/14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