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转基因水稻之战寻找科学伦理底线


     当科学被卸下了崇高的面具,问题的关键已不在水稻基因该转还是不转,而是要求我们更多关注人类已有的基因表达,建立科学伦理的规范,保留文明自身的特点。人类,特别是掌握了特殊资源的所谓精英,如果欲望节制无度,与同类比权势,向自然争主权,人类迟早要毁灭在自己手中。

  方益昉

  今年春节,亲朋相聚,餐桌上谈论最多的事情之一是转基因水稻。

  有关部门宣布,人工克隆的转基因水稻,理论上来年春节就可摆上百姓的餐桌。华中农学院获农业部特许,被授予世界第一块转基因水稻生产许可证。这样一个世界冠军的消息,这么一块举世无双的金牌,除了小圈子人士在第一时间被悄悄告知,弹冠相庆以外,普天之下的食客,直到去年末,才经由绿色环保网站的披露获知,网民哗然。

  有人声称,人口扩张,需要种粮。但危机是否真的到了必须靠转基因稻种来救急的地步,这是值得一议的。好在此事仅仅涉及饮食与健康的问题,比较放松,不妨允许采用大鸣、大放、大辩论的形式,完全不会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三农”专家李昌平认为:“未来的粮食危机并非因为粮食不够吃。”未来的数十年,中国人口峰值不会超过十五点五亿,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土地整理、土地改良、装备农业等措施,再增加三亿人的粮食是不成问题的。如果按照十六亿人,人均八百斤算,八亿亩“吨粮田”就足够中国人吃饭了。种植技术以外的政策制度因素,应是粮食安全的主要考虑。粮食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通过经济命脉把握政权的问题。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认为,“转基因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唯一选择”的观点不符合科学。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包括“水、土、肥、种、密、保、管、工”等八个方面,转基因仅在“种”上做文章。蒋先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关键问题:一种连害虫都不吃的转基因植物,人类何故视为珍肴?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七十九周岁生日那天对外界表示,到他九十岁时,超级稻争取亩产达到一千公斤。理由是,2000年和2004年,袁隆平分别实现了超级杂交稻亩产七百和八百公斤的目标,亩产九百公斤有希望在2012年实现。袁隆平比喻杂交水稻“三系法像包办婚姻,两系法像自由恋爱,超级稻有点儿像独身主义”。独身就是无性生殖,相信与转基因克隆有着根本的区别。

  可见,早日实现推广袁氏杂交稻是当务之急。既解决了口粮问题,又稳坐了科学高峰的第一把交椅。面子里子,两边光鲜。

  讨论吃饭种地,农业的起源问题有必要涉及。长期以来,有关人类何时跨进农耕社会与如何启动农业技术的理论五花八门。其中,1992年加拿大学者海登提出动植物驯化的竞争宴享理论,相当接近史实。他认为,在动植物采集数量有限、食物收获不稳定的条件下,人类的智慧与体力仅够应付忙于食物数量的积聚。因此,动植物驯化技艺,包括与充饥完全无关的驯化技术萌芽,很可能是人们在食物资源比较充裕的条件下,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开始扩大食物品种结构,增添美食种类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吃饱了撑着的结果。人类一旦为了寻求新的物质刺激,或者提升神灵敬仰的精神需求,进而扩张领地范围与部落权势。结果,技术对社会的贡献,不是绝对线性上升的乐观发展结局,既有先进农业的出现,也有类似良渚故国,从玉石技术的高度自恋,到神权崇拜的自我迷惑,最终被奢靡毒害,自我毁灭。

  翻开人类的整部科学历史,神、权、欲的本能支配,作为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因,凸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背后。直到今天,依然如故。达尔文的物种自然选择理论成为人类信服、连梵蒂冈教廷代表上帝也开始接受的科学理论。但是,所谓转基因,彻底打破了自然进化节奏,人为地将我们需要的特殊功能,插入一些传统的植物基因中间,从而创造出一些符合人工设想,但是连上帝都陌生的新物种。

  1981年起,美国的孟山都公司成为生物工程的产业巨鳄。它先后向市场推出了具备一个或多个抵抗不同虫害,抑制杂草生长,提升产量、质量的玉米、棉花、大豆和马铃薯等产品,已在非洲、南美和南亚地区大规模种植。2005年孟山都生物技术作物在全球种植达到十亿英亩,左右了有关各国的基本生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克隆 水稻 种子 粮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