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旱作农业的创新 甘肃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突围"十年九旱"




        种养加结合 兴循环农业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还为我们搞养殖提供了饲草。”平凉白庙乡白庙村养殖户熊安贵说,他家养着5头牛,每年饲料缺口在1500公斤,需要花钱购买。如今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玉米亩产700公斤,每亩地还能增产1000多公斤玉米秸秆。 

        短短几年,崆峒区暖棚养殖的平凉红牛已成为该区的一张绿色名片。崆峒区农牧局局长张建伟说,发展设施化种养殖,是旱作区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全区目前牛饲养量达到30.23万头,农民人均牧业收入810元。 

        由于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去年甘肃省玉米总面积超过了800万亩,增加玉米秸秆150万吨。丰富的玉米秸秆为山旱区农民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丰富充足的原料,为甘肃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迈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按照省委、省政府去年出台的促农增收六大行动,把草食畜牧业列入“六大行动”之一,计划到2012年,全省牛出栏由142万头增加到240万头,羊出栏由978万只增加到2300万只,农民人均牧业收入由196元增加到408元。为此,甘肃省计划到2010年全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000万亩,作为发展畜牧业的“先决条件”。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动甘肃省玉米种植形成了区域化布局,在加快产业布局中,不仅带动了畜产业,而且催生了新型产业悄然兴起。 

        甘谷县安远镇王马村村民王效忠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后,将大量的玉米秸秆青贮,喂养30只羊,既解决了每年11月至来年4月枯草期的饲草问题,又用羊粪作沼气原料,解决了燃料问题,不再上山砍柴,产生的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还田,防止了双垄玉米的叶面病虫害,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形成了良性生态农业循环链条。每年仅此一项节省煤、化肥、农药等开支2000多元。 

        天水市秦州区下寨子村发展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初步形成了以“玉米种植-奶牛养殖-双孢菇生产-沼气-果园栽培”为模式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出口的双孢菇罐头、玉米尖芽罐头提供了原料,村民们一年至少可增加收入60万元,农户人均增收1100元。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动了我省旱作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初步形成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发展格局,由过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旱作农业区,如今迈向恢复、优化生态环境的路子。(本报记者 王朝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粮食 干旱 土壤含水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