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旱作农业的创新 甘肃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突围"十年九旱"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初夏,通渭县层层梯田上,一垄垄地膜,如一条条银色缎带撒落田间,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膜面上的玉米舒叶拔节,绿意盎然,犹如生长在灌满了水的水田里。 

        而3个月前的通渭县,旱魔肆虐,土地一片干焦,无法下种。平襄镇宋堡村村民王明道出了“秘密”:“有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等于挖了集雨窖,天上只要下一点小雨,就能把雨水聚集在地里,保住土壤墒情,种庄稼不用发愁了。” 

        58岁的农民王生强自编顺口溜称赞道:“双垄沟播,科学种田,白色革命,效果了得:上面的雨水跑不了,下面的水分蒸发少;双垄作物长势旺,玉米棒子粗成棒,粒粒就像金豆子,拉到市场变票子。” 

        备受甘肃省广大农民欢迎的这项农业技术,就是被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称为“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项技术结束了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地区被动抗旱的局面,改写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在国内率先闯出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旱作农业新路子,“正在旱作农业区引发着一场新的革命”。 

        2008年,甘肃省粮食总产量达877万吨,仅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一项就贡献176.1万吨,推广面积289.5万亩,用占全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7.2%的土地,生产了占全省粮食总产量五分之一的粮食,为提高甘肃省粮食安全保障提供了科技支撑。遭遇冬春旱农民心不慌 

        甘肃是一个降雨稀少、旱灾频发的省份,有“十年九旱”之说。去冬今春,全国北方地区大范围的干旱,甘肃更是难逃旱灾厄运。旱情最严重的2月中旬,全省受旱面积达2300多万亩,遭遇50年未遇的冬春持续大旱。 

        在甘肃的历史上,大旱之年,往往意味着粮食绝收。 

        而今年春耕期间,记者看到,中东部旱作区大片的土地里,农民们井然有序地翻耕、起垄、铺地膜,抗旱春耕的生产热潮弥漫山乡。 

        榆中县北山地区的连搭沟石头沟村,省农技推广总站人员给村民们推广顶凌覆膜技术。覆膜后,但见白色的膜面下,蒸气腾腾,原本干燥失墒的耕地变得湿润了。 

        据农技人员测墒显示,在15至20厘米厚的干土上,覆膜前,露地土壤含水量只有9%,覆膜后一个星期,土壤含水量可达12%。而秋覆膜土壤含水量达22%,两年膜土壤含水量高达25%。据农业专家讲,通常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达13%就可以播种。 

        石头沟村的杨学安老人说,过去的石头沟村,主要以种小麦为主,广种薄收,亩产只有一两百斤,遇上大旱,连籽种都收不回来。而种玉米,由于海拔高达1800米,玉米棒子只有一长,产量更低,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有了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我们不再看老天爷的‘眼色’了。”杨学安说,自从村上试验推广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后,尽管遭遇春旱、夏旱,但玉米棒子又粗又长,亩产达到1000斤以上。所以石头沟村农民面对今年的大旱,心里并不慌。 

        甘肃省降水量在300至550毫米的中东部旱作区,涉及1800多万人口,耕地面积5000万亩,占全省的75%左右,是甘肃贫困区最集中的区域,旱作区干旱多灾、生态脆弱、条件严酷,粮食生产低而不稳。 

        这就客观上要求甘肃必须在旱作农业区粮食发展上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以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就是我省农技人员为了应对干旱而发明的一项新技术。 

        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介绍说,这一技术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三分之二的雨水聚集到三分之一的地里,渗入到作物根部,把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雨水保留起来,达到农作物长时间利用。 

        甘肃省玉米、马铃薯种植在四五月份左右,恰恰是干旱少雨、干土层最厚的时候,因“卡脖子旱”,导致作物无法出苗。如今,有了这项技术,在上一年秋季刚封冻的时候,进行秋覆膜,把秋季雨水全部锁在地里,或者春季解冻前顶凌覆膜,保墒养地,到了四五月最缺水的季节里,地膜覆盖的地水分没有缺失,解决了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因干旱播不下去、播下去出不了苗的难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粮食 干旱 土壤含水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