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乳业灰幕:18毫升解抗剂可造出1吨伪无抗奶


有观点认为,正是假“无抗奶”的存在催生了国家严禁“无抗奶”标识政策的出台

  18ml“解抗剂”(β-内酰胺酶),在合适温度下,只需要3小时就能造出1吨“无抗奶”。随着国家六部委严禁宣传“无抗奶”等政策的出台,由抗生素残留超标奶催生的假“无抗奶”逐渐浮出水面。

  抗生素超标疑云

  自1929年Fleming发现首个抗生素青霉素及1935年化学合成首个抗菌药百浪多息以来,抗菌药物已发展成为一个十余类、达数百个品种组成的庞大家族。抗菌药物的问世被视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

  治疗牛的各种感染是奶牛体内抗生素主要来源。“肺炎、乳房炎、子宫炎以及各种传染病等都需要使用抗生素。”唐山恒天然牧场总经理马国达(Todd Meyer)对CBN记者说。而且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较多。

  在中国,由于养殖水平所限,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尤其之高。有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一般奶牛场中奶牛乳腺炎的患病率在30%左右,而奶牛子宫和肢蹄病的患病率则在40%和25%左右。

  而对奶牛使用的抗生素剂量也要远远大于人体使用剂量。各种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不同,一般都按照体重来计算,例如每公斤20毫克。使用抗生素后,部分残留会通过奶牛的血液进入牛奶中,一般而言在使用抗生素四天之内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在生鲜牛乳收购过程中检测不严格,就会流入市场。

  这是抗生素流入的一般渠道,但并非唯一渠道。

  “有些原奶细菌数量超标,按照标准,企业又会拒收,此时有不法分子也会在其中加入一些抗生素。”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对CBN记者说。

  2008年10月开始实行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要求,禁止销售和收购在规定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的生鲜乳;《鲜乳卫生标准》(GB 19301—2003)则要求,鲜乳中的兽药(包括抗生素)残留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这里的“有关标准”通常参考《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假“无抗奶”如何制造

  出于逃避检测等各种目的,目前我国假“无抗奶”制造技术之发达令人吃惊。

  所谓酶是指由蛋白质(少数为RNA)组成的生物催化剂,能在特定的条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其这一特点被不法分子用以快速降解牛乳中残留的抗生素。

  “国内多数乳品企业对于不同程度抗生素残留超标的牛乳采取降价收购和拒收的原则,出于经济的驱动……市场上出现了人为使用一些生物制剂去降解牛乳中残留抗生素的‘无抗奶’。”一家大型奶企申请的《一种乳制品中抗生素水解残留物的检测方法》的专利如此写道。

  CBN记者发现,这项为检验假“无抗奶”而专门研发的专利申请时间是2008年6月24日。

  该专利中还描述称,“从2005年至今就有数家公司出售分解牛乳中残留抗生素的酶制剂”,“市售的抗生素分解剂是一种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青霉素酶,每瓶约4ml,在8摄氏度~10摄氏度条件下置一晚或反应12小时,即可以使3~4吨有抗奶转变为‘人造’无抗奶。”

  与此同时,另一家大型奶企也在2008年11月12日申请了类似专利,《一种检测乳中抗生素和/或抗生素拮抗剂的方法》。

  这份专利写道,“根据经验,18ml的beta-内酰酰胺(CBN注:beta-内酰酰胺抗生素拮抗剂)37摄氏度下2~2.5小时,或25摄氏度以上3小时条件下能将1吨原奶内含有的10ppb的beta-内酰酰胺(如青霉素钠)完全降解。”“根据经验,18ml的四环素酶37摄氏度下2~2.5小时,或25摄氏度以上3小时条件下能将1吨原奶内含有的200ppb四环素类(如四环素)抗生素完全降解。”

  尽管如此,但CBN记者目前尚不清楚检测假“无抗奶”技术效果以及在行业的施行情况。

  危害尚无定论

  目前,此问题已引起国家部门重视。

  今年3月9日,卫生部公布了《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在“乳及乳制品生产”项目中,明确要求加强对添加β-内酰胺酶(解抗剂)在内多种有害物质的行为重点监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残留 奶牛 检测 剂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