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一、形态特征
   粉虱类害虫属渐变态昆虫,若虫期基本上经过三龄,三龄若虫蜕皮后即成为具有外生翅芽蛹","蛹"即化于三龄若虫所蜕下而经硬化的皮壳内,此壳称"蛹壳"。粉虱的分类基本上依据于第四龄若虫即"蛹壳"特征,而不象其它类群主要依据成虫特征,这是粉虱分类的特殊性。这是因为蛹壳特征分化十分显著,而成虫阶段的形态差异不太明显。现将蛹壳各部位的主要分类特征作以下说明:粉虱蛹壳略呈椭圆形或近似圆形,亦有不规则形状者。在横缝之前为头胸部,其后为腹部。有时在蛹壳边缘有各种形状的凹刻。从蛹壳背面可见体缘和周边平行的亚缘线之间为亚体缘。在亚缘线之内为背盘区。背盘区之后端有一管状孔(vasiform orifice),孔外有一盖瓣(operculum),在瓣下方有一舌状器(lingula),此舌状器因种类而异,有被盖于瓣下者,也有伸出于盖瓣之外方者。肛门即开口于管状孔内,肛门能分泌大量蜜汁,积于舌状器上,因此有误认舌状器具有分泌蜜汁之机能。蛹壳之管状孔为分类上的特征之一。蛹壳背面还着生物各刺、刚毛或乳头状突。也有表面光滑无刺者和表面多皱纹者。
   烟粉虱蛹壳的基本特征,种间变化较大,"同一种类具无数不同的形态,每种形态都与不同的寄主相联系"。在有茸毛的植物叶片上,多数蛹壳生有背部刚毛;而在光滑的植物叶片上,多半蛹壳在发育中没有背部刚毛,其形态上也有体型大小和边缘不规则等的差异。在分类上,伪蛹是重要的分类依据,其主要特征是:管状孔三角形,长大于宽,孔后端有小瘤状突起,孔内缘具不规则齿。盖瓣半圆形可覆盖孔约二分之一,舌状器明显伸出于盖瓣之外,呈长匙形,末端具两根刚毛。腹沟清楚,由管状孔后通向腹末,其宽度前后相近。
   二、烟粉虱 B. tabaci (Gennadius)和非洲小粉虱 B. afer (Priesner & Hosny) 
   这两种粉虱属于伯粉虱属Bemisia,该属的主要特征是:卵形,苍白色,亦有棕色的类型。气管孔区域有时分化为冠。前后端侧缘刚毛存在。皿状孔长三角形,舌状突匙状。亚背区有一系列的刚毛。某些种类特征变异很大。
  非洲小粉虱B. afer (Priesner & Hosny):蛹壳苍白色,周缘有极少的蜡质分泌物;椭圆形,后端尾气门处稍凹入。从边缘向内部延伸许多条短线。长1082-1320 μ,宽790-957 μ。
   边缘一般较规则,缘齿细小不规则。胸气门冠分化为许多齿,这些齿较缘齿大,硬化程度高。气门处微缢缩。前后端侧缘刚毛极小。
   横蜕缝和胸中缝不达蛹壳边缘。刚毛数目和长短、瘤突的数目和大小以及它们的位置有很达变异,但一般头部、腹部第一节和皿状孔基部两侧的刚毛存在。皿状孔长椭圆形,末端尖,侧缘稍曲并具侧脊,在末端有横脊存在。盖片亚圆形,宽大于长,基部缢缩,盖覆孔的三分之一。舌状突长,刮勺形,顶部尖,着生一对刚毛。
   烟粉虱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蛹壳一般椭圆形,有时边缘有凹入,呈现不对称形态。亚缘区不与背盘区分开,缘齿不规则。在光滑无毛叶片上的蛹体,背面不具长刚毛,而在具毛叶片上,背面多达7根刚毛,有时刚毛很长。即使在同一叶片上,蛹壳形态也不尽相同。蛹壳由于季节和在寄主上的位置不同,其颜色可以从无色到棕色。所以,该种表现出极大的寄主相关的形态变异,要细心加以鉴定。
  该种是著名的传毒媒介,能传播一些作物的病毒,这是比直接危害更为严重的情况。
   分布:美、欧、非、亚、澳等各大洲。中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浙江、江西、湖北、四川、台湾、上海、湖南、陕西、北京、河南、河北、天津、山西、新疆。2000年该种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随着调查的展开,其分布区将继续扩大。
   上述两种粉虱常混合发生,形态又很相近,不易区分。二者的区分特征如下:(1)非洲小粉虱B. afer 蛹壳较大,B. tabaci 蛹壳较小;(2)B. afer 形状较规则,一般为长椭圆形,末端和胸气门处稍凹入;B. tabaci 在有毛的叶片上形状不规则,有时边缘强烈凹入;(3)B. afer 的胸、腹气门冠的齿较边缘齿大,硬化程度高,而B. tabaci 的气门冠齿硬化不太明显;(4)B. afer 的皿状孔接近末端处有横脊纹,而B. tabaci则没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寄主 温室 其它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