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儋州:57万农民尽享“新农合”惠民阳光


“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是划算,农民看病国家出大头自己出小头,你看我现在有病就往医院跑,不再担心花很多钱了!”近日, 峨蔓镇茅园村委会陈大爷感叹不已地说道。

陈大爷说,没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前,他们看病都是自掏腰包,因为看病比较贵,平时生病后一般是“硬扛”,实在顶不住才去医院治疗。但自从参加了合之后,这一切都有了改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惠民政策,它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在我省,农民个人每年缴费20元,政府每年资助个人120元。从2011年起,政府每年每人补助提高到120元以上、农民个人每年缴费30元。

“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是儋州市致力为老百姓办的实事之一。为此,我市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制定了管理硬指标,实行了定点医疗机构和“一站式”服务等举措,严格的管理、务实的举措,使得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效显著,2011年,全市参合率达97.81%,市合被评为“全省2011年度考核优秀单位”。当年合应筹资金13319.60万元,已全部到位,全市应参合农业人口592057人,参合农民579113人,参合率97.81%;其中民政医疗救助对象参合60239人,参合率100%。

据了解,2011年儋州市继续坚持政府组织、主导和支持,职能部门配合协作的工作模式,推行目标管理,明确职责,实施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合管委各部门把合工作纳入了本部门的日常议事议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为合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根据省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办公室、省卫生厅《关于做好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对《儋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并于9月1日开始实施。经过反复测算,新修订的补偿方案具有起付线、补偿比例适度,封顶线提高到了8万元,增加重大疾病提高报销比例和更新了《药品目录》版本等亮点。去年9月,我市尝试控费新举措,创先推行总额预付结算制,印发了《儋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总额预付结算意见》,在市人民医院、农垦那大医院、中医院和那大镇医院等4家医院开展了总额预付结算试点,成功为当年基金减少支出364.74万元。我市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精心测算,广泛征求意见,制订出台了《儋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预付制实施方案(试行)》,由试点向市内39家定点医疗机构推广。继续完善并坚持执行《基金管理制度》、《基金核算制度》、《财务制度》、《基金收支公示制度》等,基金按规定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没有发现挤占、挪用行为。

就如何做好今后工作,市合管办主任郭梦靓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扩大村级门诊统筹定点,结合基本药物实施,拟计划在实施基本药物的村卫生室先行推广定点,目前市已拟定出村卫生室门诊定点的条件,制定了村定点机构实施门诊统筹总额预付的相关制度;继续加强对基金的管理,坚持三级公示制度,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资金的运行监测,努力促进我市农合工作上新台阶;结合方案实际开展“二次补偿”,有效发挥基金作用,提高使用率;开展“重大疾病补助”,对医疗总费用达到8万元以上的患者开展“二次补偿”,继续抓好“健康卡”推进工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办公室 总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