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蕴县库额尔齐斯镇迎宾小区的孙素珍老人用一个非常朴实的举动,表达了合对她及全家人的重要性。她把鲜红的合医疗证与存折叠放在一起,锁在抽屉的最深处。“这可是我全家人健康的保证 !”孙素珍说。
“合10年,用成功的制度设计赢得了民心。这是一场没有经验可以效仿的战役,唯一评判的‘标尺’就是如何为农牧民提供强有力的健康保障。”7月12日,回顾我区实施合10年来所取得的成效,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彭永用这样一句话概括。
农民满意度90%以上
2003年,《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出台,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在我区试点并铺开。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牧民只要交10元钱,中央财政、自治区财政将分别给10元的补助,农牧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医疗保险”。
此后,自治区不断提高参合农牧民年人均筹资标准,从2003年的30元提高到2012年即将实现的300元。10年,增长了近10倍。
10年间,一项项牵动人心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为合制度稳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从2009年起,自治区确定了“门诊统筹+住院统筹”的补偿模式,逐步统一了住院起付线、补偿比例、封顶线等几项关键标准,将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不低于上年度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且不低于6万元。
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农牧民花很少的钱也能看好病。一般诊疗费、普通门诊医药费、11种慢性病和2种地方病等也相继纳入合门诊补偿范围。
为让更多的农村低收入人群享受到好政策,2010年,我区允许以农牧业生产为手段的非农人员、具有外埠农村户籍且在我区农村居住满5年的人员参合。
农村的先心病儿童也在2011年“民生建设年”中得到了“春苗工程”的救助,只要参加了合的农村儿童,都可以得到免费救治。
低保户、五保户等贫困人口享受了更多的补偿优惠政策,参合率达到100%。
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背后,是一笔笔实实在在的投入。2003年至2011年,我区累计筹集合基金达72.68亿元。至今年3月,我区农牧民参合人数1078.40万人,参合率已达99.7%。 自治区实施合10年来,以其看得见的实惠赢得越来越多的民心,受到农牧民的普遍欢迎。
据调查显示,自治区农牧民对合的满意度达90%以上。总体满意度较高。
支付制度改革破解“看病贵”
家住哈密市的沈翠兰老人5年前患上脑梗塞,落下后遗症,同时还伴有高血压。前些年老伴带她去大医院看病没少花钱。
2011年11月,沈翠兰又发病了,半边身子不能活动。听说参保合的农牧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不用花钱,老两口起初还有些不信,“没想到真没花一分钱!”两位老人喜出望外。
哈密市的合支付方式改革就是通过合基金,依据参合农牧民在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实际住院天数,按照“中心卫生院每床每日130元、一般卫生院每床每日110元”的标准,对患者给予定额补偿。参合农牧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时,免收住院押金,住院期间接受的任何检查、化验、治疗、用药等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出院时凭合“一卡通”办理出院手续即可。
合管理中心再将医疗费用按照参合农牧民住院天数,以定额补偿的方式补给乡镇卫生院。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控制入院指征和适宜的住院天数,优化治疗方案,保证医疗质量。
沈翠兰老人住院期间,每天打点滴、各项检查花费加起来不到90元,与新政策补偿规定的“每床每日130元”形成的差额,就成为了卫生院额外奖励,卫生院也有了积极性。
哈密市沁城乡卫生院院长王学峰告诉记者,2011年他们卫生院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了20%,效益明显提高了,“我们现在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如何改善医疗条件,大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上。”
合支付方式改革还彻底扭转了“以药补医”机制。过去,乡镇卫生院的收入主要靠卖药,而现在恰恰相反,医生多开药,不仅不能创收,还会使得医院收益减少。 这是我区合支付方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2-07-16/15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