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2015年居家养老服务有望覆盖哈尔滨市


哈尔滨日报讯(记者 王哲)7月20日,在哈尔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年初由计勇凯等 11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推进哈尔滨市居家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议案》被提交审议。该议案反映哈尔滨市居家养老服务情况准确、数据翔实,查找问题中肯客观,被委员们誉为今年“一号议案”。

哈尔滨市现状 九成以上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据代表调查,目前哈尔滨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42.64万人,占总人口的14.38%。哈尔滨市老年人近5年增加33.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5.5%,高于全国3.4%的增长速度。城镇中约有95%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约5%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截至2010年底,城市各类养老机构214家,床位总数11572张。全市共整合建设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服务机构107所,总床位数16000张。数据显示,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并呈现出高龄化趋势。

代表们认为,面对快速老龄化时期,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比率高,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现象突出,使老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哈尔滨市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

代表建议 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对哈尔滨市居家养老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代表指出,只有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推动,形成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体、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模式,才能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

代表建议,应加快政策完善,扩大居家养老服务受益面;加快政策扶持,孵化社会组织,实现市场运营;有效对接再就业政策,促进服务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建立经费共担机制,确保居家养老事业长效发展。

政府反馈 2015年居家养老服务将覆盖全市

接到议案后,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大会主席团将议案交由内务司法委员会在闭会期间进一步研究、审议,并向常委会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会后,内务司法委员会与市老龄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委等单位及议案领衔人进行了充分沟通,广泛征求了对这一议案的处理意见。

各相关部门表示,随着哈尔滨市老龄化进程加快,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确已成为当务之急,各部门已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将代表建议落到实处。

——扩大居家养老服务受益面。今年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受惠面进一步扩大。将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扩大到郊区农村,解决郊区农村65周岁以上、享受低保、独居且生活不能自理、半自理、重度残疾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方面的困难。鼓励各区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扩大政府购买服务面。道里区在去年已将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纳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今年又将80至89周岁的低保、低收入、困难老人纳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范围;阿城区被纳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范围。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已有2228位老年人享受到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

——再建11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去年,市财政拨付扶持资金192万元,各区投资718万元,在全市建立了10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今年市政府又拨款200万元,资助11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引导和广泛发动各类企业、商服机构、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将其部分服务项目转化到为老服务当中,开展面向所有老年人的普惠型服务。

———开发居家养老公益性岗位。近几年哈尔滨市已在市区开发了308个居家养老服务协管员公益性岗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从事此项工作。根据哈尔滨市实际需要,将继续适当开发居家养老服务协管员公益性岗位,招用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按国家和省规定,由就业专项资金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承担岗位补贴,按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缴费的全额承担社会保险补贴。

——组建老年人社会评估队伍。为解决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将委托中介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有计划培训评估员,建立全市统一的评估制度;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社会评估体系,组建由离退休老年人组成的社会评估队伍,针对政府工作、社会服务、产品质量、企业认可等方面进行社会评估活动,对在评估活动中得分高的给予弘扬、鼓励,对在评估活动中群众不满意的予以通报批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建立健全 政策引导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