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十一五”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从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到2008年全国城乡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大众的全民教育

  “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取得历史性突破,中职、高职规模分别占据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农村远程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农村输送师资的特岗教师和免费师范生制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教育机会趋向公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盛,教育为先。教育承载了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希望,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回应大众关切,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并重——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

  免费义务教育铸就里程碑

  继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之后,从2008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免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6亿学生的学杂费,这意味着我国全面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

  从此,“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由老百姓自编的顺口溜伴随着这项政策,一起被载入共和国发展的史册,成为一座高耸的里程碑。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08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义务教育教师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从2009年1月1日起,全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有了绩效工资。国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十一五”期间,教师年龄结构得到改善,中青年教师成为中小学的教师主体。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占到69.8%、84.69%、88.57%。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两基”成绩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据统计,到2009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52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9.5%,“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7%。

  “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正在变成现实

  职业教育驶入“快车道”

  职业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现实生产力。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

  “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100亿元,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县级职教中心、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及高职院校,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

  2009年,全国共有中职学校14401所,高职(专科)院校1215所,近几年,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已占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宏图正在变成现实。

  2006年以来,财政部、教育部开始执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制度、学费减免制度、助学贷款或延期支付学费制度。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为主,辅之以学生顶岗实习、半工半读,校内奖学金,学校减免学费的资助体系,受到资助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达160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0%。

  我国正在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享受免费教育。

  为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村的要求,国家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政策,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加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加快培养大批急需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广泛开展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在职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中彰显价值,赢得了社会的尊重。“要致富,学技术”,“读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 海洋 学杂费 进一步优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