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农村教育不能靠奉献精神支撑


在贵州省大方县雨冲乡一个叫油杉河的地方,有一个学校,只有两间教室挤着六个年级的119名学生,赵鹏老师和自己的妻子张梅9年来一直厮守在这片“巴掌大的天空”下,依靠一个月几百块钱的工资坚持执教9年。白血病魔将赵鹏击倒之后,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救治自己,而是告诉妻子,千万别耽误了孩子的学习。(12月19日 《贵州都市报》)

赵鹏身患白血病,无钱治疗的遭遇令人同情,这对平凡农村教师夫妇身上凝聚的高尚情怀又让人感动。令人略感欣慰的是,社会各界向赵鹏伸出了援助之手,目前捐款达到近30万元,医院已经开始实施前期的治疗。但是透过赵鹏这根执着的教鞭,我们又不得不反思贫困地区教育面貌这个严肃的问题。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央财政今年用于教育的投入达到1980.62亿元,增加382.08亿元,增长23.9%。不难看出,今年教育经费将有大幅增长。在具体的分配上,也倾向于义务教育。这样的义务教育宏伟蓝图让人期待。按照木桶理论的原理,如果说义务教育是一个装满水的木桶的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就是其中一块短板。如何让贫困地区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让赵鹏这样的大山教师争取到应有的待遇,十分重要。赵鹏夫妇用自己的朴素理想、信念守望着农村教育的希望,延续着贫困地区的教育传奇。但是,如果没有制度做支撑,像赵鹏夫妇这样甘于清贫,许大山一生的老师又有多少呢?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给予了很多政策支持。从加大教育投入到师范生免费制度,都让人期待。特别是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既可以保证贫困生完成学业,又把优秀学生吸收到教师队伍里来,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还能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这对“求师若渴”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无疑是好事。

应该说,近年来,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有了提高,尊师重教的舆论氛围正在形成,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法律早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的水平”。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又掷地有声: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总理话语一出,教师们又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是教师待遇还存在城乡差别,地区差异。多数教师的待遇与地位并没有与公务员平起平坐。在一定范围内,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并不高。一道奇怪的风景是,城市与发达地区的学校、重点学校人满为患,教师们还在削尖脑袋往里面钻,而贫困地区“求师若渴”,骨干教师不断流失,公办教师不愿意来。还在靠代课教师支撑着农村教育的希望。教育发展不均衡、投入不足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常言道,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发达地区留住教师并不难。难的是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如果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不解决,贫困地区教育条件不改善,教师的工作绩效与待遇不对等,教师人生价值得不到体现,新教师不愿来,老教师也留不住。

因此,赵鹏夫妇对大山教育9年的坚守,实际上是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要改变贫困地区教育面貌,留住贫困地区教师,相关制度设计应考虑得更加周到。除了加大教育投入,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以外,贫困地区教师生活、工作条件艰苦的问题需引起足够重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定过程中,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在我看来,白血病教师的命运就是中肯的教育发展与绩效工资改革建言。加快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绩效工资政策向贫困地区与薄弱学校倾斜,切实改善贫困地区与薄弱学校教师待遇、工作条件,实现教育起点公平、均衡。十分重要。否则,即使国家培养了“免费师范生”,也难以保证他们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土壤里“生根发芽”。农村孩子的公平教育权利仍然可望不可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 油杉 两免一补 可持续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