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寄宿制学校应加强投入因地制宜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最早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2004年公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数字,2004至2007年间,中央财政已为此投入100亿元,建设学校7651所,惠及学生约200万人。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分散、教职员工水平参差,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是不争的现实。数字显示,2004年之前,西部地区有一师一校点约9万个,占全国校点的80%以上;一些高山、高原、高寒及牧区、半农半牧区和荒漠地区,80%左右的初中生、50%左右的小学生需要寄宿。 

        教育部门推行“寄宿制工程”建设的初衷,正是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寄宿制工程”的实施,对扩大“两基”攻坚县义务教育规模,保证西部地区学龄儿童正常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无论是支持者抑或质疑者,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有效改善了一批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对扩大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规模,保证中西部学龄儿童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现实也表明,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寄宿制学校的有效运行并非仅仅“盖房子”那样简单。由于配套政策及投入衔接不力,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常掣肘于人员编制不足、经费匮乏、管理薄弱等现实困难,进而带来的低龄儿童心理健康、学生厌学辍学的问题。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家庭,寄宿制都意味着经济成本的增加,这部分成本该如何消化,如何合理分摊,现实中尚需有效探索。 

        此外,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一些地方对寄宿制学校的推行不可避免带有 “一刀切”的运动式色彩。如今在一些地方,“一乡一校”寄宿制模式“一统天下”。2001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体制逐步由“三级办学,(县乡)两级为主”变为“以县为主”,基层教育管理重心上移意味着管理半径的扩大,也意味着管理成本的提高。对于基层教育部门而言,进行教学网点撤并,推广寄宿制学校,显然符合方便管理的考量。然而,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及地理条件相差巨大。寄宿制学校是否是普适的万能灵药尚存疑问。 

        “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本质,是利用行政手段和财政资源,对原有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再配置,这一过程带有天然的计划色彩。事实上,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义务教育一方面具备公共产品的属性,另一方面也遵循着市场经济的规律。现实中,大量“一师一校”教学点的存在,其实是教育产品消费者(农民)与教育产品的提供者(基层政府)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自由选择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的结果。在对原有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重组的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现存格局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需求,做到以人为本。“一刀切”的撤点并校不一定是解决矛盾的最优选择。 

        事实上,寄宿制学校并不是缓解原有义务教育困境的唯一途径。对原有教学网点师资加强培训、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校车系统措施,以及合理引入社会力量等均应纳入决策选择视野。应更加强调“因地制宜”的重要性,鼓励基层教育部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义务教育发展模式。此外,尽快加强现有寄宿制学校的政策配套工作,完善寄宿制学校的师资配备、经费投入体制,保证农村学龄儿童真正因此受益,亦是教育部门刻不容缓的要务。(李鹤 王舒怀 原题:提倡因地制宜 加强配套投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 建设工程 荒漠 高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