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发达乡镇也难留住大学生 如何让大学生下农村?


         回想起自己在招募农业科技人员时所遇到的尴尬,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古柏镇党委副书记、武家嘴村党委书记武继军久久不能释怀。

  “我本来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给加了工资,还是没有大学生愿意到农技站来工作。”武继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最缺的是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引进难正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用编制吸引大学生到农村来

  武继军所在的古柏镇在江苏算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乡镇之一,这里的武家嘴村是全国较早进行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试点的地区。改革后,村集体成立了一个武家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承包了3100亩水产养殖场、种植了1600亩经济林果。武继军给农技站科技人员增加的那部分工资,就是从公司利润里出的。

  虽然这里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全镇加起来也就只有五六名大专学历的农业科技人员。

  “就这几个人也是好说歹说才‘骗’来的。”武继军说,在招募农业科技人员时,他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 “有没有编制”,“一般愿意放下身段来农村工作的大学生都想求个稳定,没编制的话,吸引力就打了折扣”。因此,他建议适当增加乡镇农技站编制,最好是公务员编制,以增强农村对大学生农业科技人才的吸引力。

  问题在于,增加编制固然能增强农技站岗位的吸引力,但编制增加后,如何保证新增的编制不被“没本事、缺技术”的人“占编”?

  对此,武继军建议由国家出台相关规定,严格限定农技站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领域和工作时限,并由县级人事主管部门和农林局进行双重把关。

  农林专业学生应到农技站锻炼

  一边是基层农技站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另一边是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数百万大学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动员更多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第一线,推广技术、研发产品、创办科技型企业。

  “应该鼓励农林专业的大学生到农技站去工作。”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提出,现在我们国家很多乡镇的农技站名存实亡,一些根本不懂农业技术的人员占用了农技站的编制,“与其让不懂技术的人占编,倒不如让大学生下去锻炼一下。”

  尹伟伦建议,国家通过补贴大学生农业科研项目转化经费的方式,支持大学生到农技站去发展事业。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本身就缺乏工作经验,尤其是农业科技类的大学生,他们尤其需要到基层、到农村去工作几年,他们可以带着问题去,一边在当地推广农业技术,一边研究自己的农业科研项目怎样转化,有了想法以后,申请国家补贴,可以自己留在农村创业,也可以把项目留下,帮助当地农民致富。”尹伟伦说,把大学生“请进”农技站,有一个重要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要解决好大学生进农技站后的工资待遇问题和走出农技站以后的考研优惠或再就业优惠问题。

  大学生村官能否“一职多能”

  江苏省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成志曾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农村科技创新一线缺人的现状。

  首先,定向培养。学校招生时可以与学生签订协议,约定学生在毕业后去农村服务若干年,学生在校期间学费由国家承担。马成志说,这种做法,可能会吸引很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村家庭学生,让他们在学有所成之后,再反哺家乡,并在反哺家乡的过程中干出一番事业。

  其次,国家财政要提高到农村去的大学生的工资待遇,解决下乡大学生的编制问题,这样大学生才能安心地待在农村,“待遇至少不能低于当地的医生和教师”。

  马成志代表建议大学生村官“一职多能”,这样既能解决编制和待遇问题,又能帮助推广农业科技技术。

  最后,政府应该给那些具有农村工作经验、又有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大学生提供更加优惠的担保贷款,支持大学生在农村创业。

  “现在城市里创业的整体氛围已经开始形成,但农村的创业环境还是不行,农民创业有很大的困难和偶然性,但是,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如果在农村创业,成功的机率应该还是很高的。”马成志说。 本报记者 王烨捷 实习生 董剑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锻炼 转化 传统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