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职业教育需走多元化、网络化、市场化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中学的富春丽表示,在农村要提高劳动力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要采取多元化、网络化、市场化思路推进农村职业教育。
一是多元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目前,各地都在打造"职业航母",建设职教集团,但是由于地域、经济等方面的差异,个别地区集团建设思想很超前,而资金、建设却十分不到位,使职业集团成为了空架子。有些已经建设的职教集团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打造"职教航母",使其成为地区的职业教育基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投入力度,采取联合办学、职普对接等形式,使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鼓励学校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建立多元化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长春市双阳区158中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该校选择中铁十三局、吉林省劳动技术学校等实训条件好、有保障的正规学校进行联合办学,在初三下学期把学生分流,采取"1+1"的形式进行职普对接,降低了学校办学和学生求学的成本,解决了教师编制、学生流失等问题,使学校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学生毕业后好的分配去向,也吸引了家长和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家长和学生的信任程度,使入学率连年升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是形成区域性、网链式发展。以地区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城镇、农村进行辐射,城镇、农村中学通过分流教育、职普对接、联合办学等形式,向大中城市职教学校提供生源;大中城市职教学校依托地域、经济、信息等优势,与省内外工厂、企业广泛协作,提供专业教育、实训基地、就业市场。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和指导力度,切实改变分散无序的竞争局面,优化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的布局,选择区域性重点学校加以扶持,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前景打造本地区的特色专业,建立地区至全省的职业教育互动、互补的良性机制,从而打造区域化、网络化、特色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和局面。
三是强化市场意识,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职业教学要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要突出岗位实际需要与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同时要注重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和更新。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更要注重与市场衔接,保证培养目标与市场保持一致,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够受到市场的欢迎。为此,在招生之前学校必须做大量的市场调查工作,这样才能确定什么样的专业是在学生学业结束之后依旧受市场欢迎的专业。
四是完善"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劳动用工制度,加大对农村职业学校的劳动监察力度,对明确规定必须持证上岗的岗位,必须从取得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和相应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难题,另一方面,激励更多农村青年参加职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五是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中央财政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转移支付和倾斜力度,地方财政要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按国家规定的教育经费投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职业教育实习、培训基地建设,重点抓好汽车维修、普通机械、建筑、电子电工、护理及现代服务业等社会用工量大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培训特色。
六是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积极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农村,转变"重普教、轻职教,重升学、就业,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倾向,控制"普高热"的盲目升温,确立职业教育是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职业教育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记者 褚晓亮 姚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8-03-26/14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