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权威调查: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有多少


  为了客观、全面地解答公众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到底贵不贵的疑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调查与数据中心“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调查”课题组,在全国开展了一次抽样调查。

  调查方法

  从2006年6月到2007年6月,课题组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在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宁夏、陕西、山东、安徽、浙江、广东、贵州、云南、河南、湖北、四川等18个省、自治区,通过分层比例抽样,对两万多个家庭进行了大面积的访谈和问卷调查。

  抽样情况

  课题组共发出问卷20338份,经淘汰无效、不佳问卷,有效问卷共计18645份。所有样本中,城市样本共9380个,县镇和乡村样本合并为县乡村样本共计9265个。(所有数据额均为2006年7月-12月的半年支出,研究中,对城市和县乡村两个独立样本作1∶4的加权处理。)

  调查结论

  课题组在调研的基础上,得出了如下这些结论:

  ●被调查省区家庭教育支出半年的平均值是2622元,其中,城市家庭为3633.9元,县乡村家庭为2364.5元。城市家庭的支出是县乡村家庭的1.54倍。家庭教育总支出占家庭年总收入的平均比例在城市为24%,在县乡村为20%;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在城市为28%,县乡村为23%。

  ●校内支出平均为615.6元,校外支出为2027.6元。校内支出约占全部家庭教育支出的23%,校外支出约占全部家庭教育支出的77%。

  ●城市和县乡村家庭教育校外支出排前五位的是:购买电脑费、为孩子上学租房或购房的额外花费、特长学习班费、择校费、培养孩子各类兴趣费。

  ●校内支出排在前五位的是:择校费、学杂费、学习用品费、非住校生餐费、住校生活费;排在后五位的分别是:择班费、考试费、取暖冷气费、班费、校车费。

  ●影响家庭教育支出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子女性别、单亲家庭结构、家庭总人口数、子女数、父母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支出状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家长对子女成绩的满意度;外部因素主要有:教育阶段、所处地域(家庭所在地区)。

  ●比较城市和县乡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可知,城市家庭支出总额不受子女性别、单亲家庭结构、子女数等变量的影响,而县乡村家庭大多受其影响。这可能说明非城市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受到更多内外环境的制约和约束。

  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数据,课题组建议: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调整财政投入结构。

  由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一种不完整的义务教育,家庭为履行送子女入学的法律义务承担了完整义务教育条件下不应承担的开支。既然家长交费和学校收费的现象存在,客观上就形成了上学贵和乱收费的土壤。因此,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调整公共财政投入的结构,是根本上解决所谓的上学贵和乱收费问题的关键所在。

  ——设立专项资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庭的大量校外支出实际上表明,由于公共财政投入的不足,我国的义务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不充分的教育,即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和设施,学校不能充分提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或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教育服务。建议在调整公共财政投入结构和采取综合治理的同时,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基础教育学校开展旨在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育。

  ——加大教育费用研究,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

  课题组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的教育支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种复杂性在于,它决非是一个纯粹的教育问题,而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等非常广泛的问题领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上学贵或学校乱收费的判断上,仅仅停留在教育层面,仅仅停留在政策解读,实际上于事无补。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有关机构开展相关研究,用科学的结果对社会舆论加以正确引导,以便在全社会形成更为科学的教育价值观。

  课题组成员

  张斌贤、王雁、韦小满、郭华、刘惠珍、楚红丽、曾晓东、姜星海、程黎、赵树贤、李湘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相关链接

  法国里昂证券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为了子女的教育,亚洲各国的家长不惜支出家庭的大部分收入,“教育热”在亚洲表现得尤为突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抽样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