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林溪乡水干岸村教学点,这座学校只有一名教师和四个学生
温州网讯 尽管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农村中小学在硬件上有了很大改善,可是和城里的学校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这种现象在我市一定程度上存在,困扰着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
作为浙江省教育强市瑞安市也存在这样的情况。瑞安市人大调研组日前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差距也导致瑞安择校风日趋激烈,农村优质师资和生源进一步向城市学校集聚,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中考平均分竟相差200多分,农村学校成为“新教师培养基地”。
对此温州市人大代表呼吁温州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倾斜,使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让温州的农村孩子都能共享优秀教育资源。
瑞安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调查表明,该市城镇和农村由于教育投入差异、师资配置不均,择校风日趋激烈,进而造成教学质量的很大差别。有识之士呼吁出台农村教育扶持政策——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到农村山区调查,不看不知道,现在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别竟是这么大,农村教育真让人担心。”2月29日,瑞安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就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忧心地说。
去年11月,为了进一步推进瑞安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由瑞安市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和瑞安市人大代表等参加的调研组,深入瑞安农村山区学校,对瑞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组发现,作为教育强市的瑞安,农村教育形势并不乐观。
在瑞安市日前召开的“两会”上,瑞安市人大列席人员金大允提到:山区的教育环境吸引不了优质的师资力量,好老师不去,去的留不下来,留下来的也不安心工作,宁愿每天坐车上下班把一个月的工资都花在路上,也不愿呆在山区。
瑞安市人大调研组在调查中发现,瑞安城乡义务教育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均衡。从瑞安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的一份《关于瑞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中,道出了瑞安城乡义务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是瑞安全市范围内校网布局存在不均衡。瑞安市的平原地区义务优质教育资源比较充足,标准化、规范化学校和省级示范学校较多;而大多数农村基础薄弱,学校规模小、招生少、效益低,个别学校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据悉,瑞安全市农村小学教学点有25个,其中教学点学生数最多的只有108名学生、3个班级,最少的教学点只有1名学生。而安阳新区某小学则超负荷运作,设计规模36个班、1620名学生,实招44个班、2132名学生,学生爆满,现有教室不够,甚至要租用外面教室。
其次是优质师资配置的不合理。瑞安城区、发达乡镇教师年富力强、学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欠发达的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普通教师多,优秀教师少,以老年教师、代课教师、新分配教师为主体,有的教师是全科教书,教学理念和方法难以适应现代教学需求。据调查,瑞安陶山、马屿、湖岭、高楼4个片区的教坛新秀总共13名,只有瑞安城区安阳某一所中学教坛新秀数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优质师资配置不均也带来了教学质量的巨大差异。
以瑞安市2007年中考成绩为例,城区的安阳二中和农村的宁益乡校的平均分为555.57分和320.52分,两者相差竟达235.05分。优质师资资源分配不均,促使学生择校之风也愈演愈烈。据了解,瑞安塘下镇每年择校到安阳就读的初一学生有300多人。湖岭镇中学有在校生1557人,其中非本施教区内的学生就占了三分之二。
此外学校硬件设施城乡之间的差异也很大。瑞安一些城区学校按浙江省标准化一类学校要求建设,教学设施现代化程度高,电脑、多媒体等一应俱全。但是,一些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设备缺乏,新升级的小学连最起码的教学设备也没有。据2006年4月瑞安市教育局调查,所评估的80所乡村小学电脑仅有181台,其中有50所学校没有电脑,仅有8所学校开设计算机课。
引发差距的几大原因
“教育不公是真正的不公,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最终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农村孩子。”采访中,瑞安市人大一位负责人这样认为。
瑞安市人大调研组也深刻地剖析了个中原因。瑞安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其原因首先是没有真正把义务教育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虑不全面,对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认识不足,以至一些教育规划没有正确、合理地实施,一些学校用地没有很好地落实。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8-03-04/144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