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助学金”变为“奖学金” 广东希望工程谋转型


  昨天(15日)下午,团省委、广东青基会和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在广州联合举行的“携手你我·让希望代代相传”的“生日会”,成了一场思想盛宴。广东青基会(省希望工程办公室)聘请的包括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徐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士桢、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杨东宁、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所长谭建光等一批“特聘研究员”,为广东希望工程的下一步提供智力支撑,谋划转型。希望工程仍然充满希望。

  困境一  “主打服务”需求量降低

  思考?将“助学金”变为“奖学金”

  “团省委书记谭君铁说,广东农村少年属地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已得到解决,希望工程的传统服务项目的需求量在降低,需要进行深化调整。广东希望工程在农村基础教育的资助或将进行两种实质性的调整:一是将”助学金“改为”奖学金“,调整受助人的条件,由”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相应调整为”品学兼优、家庭困难“;二是把以农村义务教育的关注重点由”量“向”质“转变,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以往我们关心的是'能不能上学',但现在通过希望工程的努力,希望能让农村少年儿童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上好学'.“谭建光建议,广东希望工程可以开展农村师资的培训、学校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和项目资助。

  困境二  资助对象出现缺口

  思考?从以农村少年儿童为主到覆盖六大弱势群体

  记者了解到,虽然广东有政策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上学负担,但生活困难还是困扰着很多孩子。此外,因政策而使广东希望工程“省”下来的一大笔捐助,更有了发挥更多作用的可能。

  省青基会秘书长林乔林说,广东希望工程除了要从原来比较关注的农村少年儿童外,还要关注农村青年、农民工子女(含留守儿童)、农民工青年、高校贫困大学生、城镇贫困家庭子女。以广东留守儿童为例,他们的学费有可能在农村得到了解决,但他们因离开父母而造成的成长困扰却是无法衡量。“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不能仅仅定位为提供学习,还要关注他们的全面成长。”谭建光说,因此希望工程可以开展更多的新型服务项目,让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青少年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

  不少专家也建议,在目前留守儿童就读城市公办学校还不太现实的情况下,希望工程可以在城市多建农民工子弟希望学校,以缓解“两代团聚”及“流动儿童入学”等问题,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困境三  社会慈善团体增多“瓜分”凝聚力

  思考  组合“基金性+服务性”组织达到最优慈善力

  “随着社会慈善团体、机构的增多,希望工程多年来作为公益事业第一品牌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林乔林说,“做慈善当然怎样做都可以,但如果我们能'集腋成裘',那就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我们要思考,怎样完善自身的管理和运作,激发更多善心、爱心。”对此,陆士桢认为,广东希望工程可以定位为以“基金性组织”为主,联动“服务性具体运作组织”的慈善组织。杨东宁也建议,广东希望工程可考虑定期将希望工程财务状况、项目运作等情况向社会公开,形成更加规范的管理体系,及更高的社会公信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定位 办公室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