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遵义师范学院固守“乡土味”培养农村人才


  学院对学生提出“五个好”要求,即在校期间,要有一篇联系实际的好论文、一腔好英语、一口标准普通话、一个好课件、一套好的职业技能。在这里记者看到不少似乎不该高等学府做的“小”事: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先写“描红本”;学生都要学“说话”(普通话);种植养殖技术、家电知识等“小儿科”成为学生一专多能选修课的内容。为让教师和学生及时把握农村基础教育动态,每个系均聘请一些中学优秀教师做客座教授,定期给师生开设各种讲座;要求学生的论文尽可能与我省实际相结合,不主张去做“林黛玉研究”这类远离现实的选题。

  与此同时,学院也有比一般本科院校更高的要求,比如学生英语过4级的比例必须远高于同类院校,“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农村基础教育的英语水平与别的省区比差距很大。”副院长岑玲教授说,学院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虽然“向下看”,但在教学质量、改善办学硬件上却坚持“向上看”,特别是学生质量铆足劲要和别的同类高校比高下。

  为使毕业生们能在山区扎下根,学生们都会接受这样的精神洗礼:书记、院长和各系党总支书记作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端正就业观,进一步促使学生树立到基层去建功立业的思想;请长期扎根山乡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校友作报告,以典型的力量让学生认识到奉献山乡教育事业同样大有可为……“学院一切努力,都是围绕为山乡教育事业量身打造高素质人才。”学院宣传部部长陈季君教授说。

  一名已决定回到黔东南农村任教的同学,指着校园内一幅“为人师表,胸怀爱心,争当职业表率”的标语对记者说:“这表达了我和绝大多数同学的真实心态。”

  该校一份就业情况统计表显示,去年,全校1083名毕业生中,有874人在基层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85.6%。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周安政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遵义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4%,其中7成以上都是到基层教育岗位任教,且绝大多数扎根在乡镇。

  “有一种东西永远都不会变,那是永不褪色的师魂,那是永不衰竭的精神力量,把理想的根牢牢扎在山乡……”从校园广播里,记者又听到了学生们充满激情的诗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定位 办公室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