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重庆唯一一所涉农类高职获全国普通高校就业50强


  10月8日,记者从市教委获悉,在日前由教育部主办的2014“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评选中,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成为全国就业50强的典型经验高校之一,是目前我市入选50强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

  一所于2003年由两所中专合并组建的高职院校,为何能在十年内异军突起?它有何值得借鉴的经验?10月9日,记者赴该校进行了实地采访。

  1、全市唯一一所涉农类高职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5%、用人单位满意率90%以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示范性高职院校”、“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连续三年荣获3个一等奖”……这是一连串让人骄傲的数据和荣誉。

  10年前,万县农校和万州工业校合并组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曾经难度较大。

  “合并之初,学校一度在‘涉农’、‘去农’之间徘徊。”10月9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章告诉记者,学校虽有近80年的农业办学积淀,但由于当时全国农业教育处在低谷,2007年学校只剩下4个涉农类专业,招生人数不足400人,就业率不高。

  如何扭转这种困局?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现代农业”概念。

  “现代农业是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陈章介绍,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其在育种、栽培、土壤改良等方面,均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

  但调查显示,我国农业农村人才大专以上学历仅占3.3%;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为46岁,“80后”仅占4.8%,尤其中西部偏远、贫困山区,高技能农业人才更少。

  “重庆有着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点,作为国家城乡统筹试验区,以及现在五大功能区域的划分定位,都迫切需要培养现代化农业技术人才。”陈章说,抓住这个契机,作为全市唯一一所涉农类高职,学校开始不断探索农业高职教育的发展道路。

   于是,立足三峡库区和现代农业,学院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针对库区现代山地生态农业,开设“农业机械应用技术”等专业;结合时代需求,开设“宠物养 护与疫病防治”、“植物保护”等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成为国家级“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畜牧兽医”、“园林技术”成为省级示 范专业……如今,学院现有涉农专业21个,占开设专业总数的62%,涉农专业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73%;形成了农产品生产技术、生态产品生产和保护技术、 禽畜产品生产技术三大核心专业群,以及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与服务等主体专业群。

  2、以黄炎培职教理念培养人才

  在合理调整专业的同时,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今年9月,该校2014级2600余名大一新生前往成都、重庆等地的79家行业企业,完成了他们对岗位的“职业体验”。

  “怎样进行饲料的配搭、动物的防疫与检测?自己适合做技术还是营销?”动物科技系学生田茂告诉记者,通过一周的实地职业体验,自己对今后要做什么以及学习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

  作为“扬翔”订单班的一员,2015届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学生陈洪生,通过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模式,目前已顺利到企业上岗,进入“准就业”状态。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合作,其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劳动者。”该校荣获“第四届全国黄炎培杰出校长奖” 的杨和平院长表示,职业教育是一种融教育与职业为唯一途径的新教育形式,因此,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就是围绕行业企业的需求,做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 养。

  于是,将角色体验前置,让学生对岗位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加强校地合作,牵头组建三峡库区职教集团,开展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三方联 动”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与重庆市农委联合开展“农机星火人才培养”;与万州区农委联合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与重庆、上海、广东等地的26家大 中型企业开办“大北农”、“扬翔”等订单班28个,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院适时调整、设计着契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营销 核心 饲料 扬翔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