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以抓管理、促规范、提质量为目标,联系实际定措施,强化管理促规范,根据劳动力需求愿望,规范班次设置,充实了劳动力的知识储备,“富裕”了劳动力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劳动力的知识层次,促进了培训工程高效有序运行。截至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339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16396人次。
规范班次设置,提高培训专业性。坚持一业一训、一技一训的基本原则,以一个培训班只安排一项培训内容为基本要求,结合务工实际需要,根据群众培训意愿设置培训班次,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就办什么培训班,采取“小班额、多班次”的形式, 满足不同培训需求的农民,适应不同文化层次和技能掌握层次的农民,坚决杜绝以会代训和一班多训的现象。清泉镇按照“上好一堂课、推广一项技术、壮大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的培训要求,根据农民培训需求,举办各类技能培训30场次,受训人员900多人,发放实用技术资料1500余份。
规范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系统性。从大处着眼,针对特色主导产业选择培训内容,使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相配套,促进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从小处着手,以“掌握和提高一项生产技能”为目标,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系统安排培训,精选确定培训内容,使培训涉及各特色主导产业,解决培训不系统、不连贯的问题。李桥乡组织农技干部,深入各村开展训前摸底调查,确定了以制种豆角、马铃薯、油菜、肉羊养殖等重点培训内容,举办培训班27场次,培训610人,使群众学有所用,用有所获。
规范培训范围,提高培训针对性。以群众务工需要和生产需求为依据,分行业、分类别、分层次确定培训对象,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组织落实,做到符合各乡镇、村劳动力发展现状,符合不同类别需求,符合同一类别不同层次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东乐乡健全完善了培训记录、培训台账、农村实用人才档案和受训人员调查表等相关资料档案,选拔了8名“土专家”、“田秀才”进入东乐乡师资库,确保培训不留死角和肓区,使每一位有培训意愿的群众都能参加培训,解决重训和漏训的问题。
规范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实效性。以农民群众乐于接受为标准,以提高技术技能、推动生产发展为目的,由农民按需“点菜”,专业技术人员因需“配菜”,全面开展“菜单”式培训。组织“土专家”、“田秀才”、科技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以农教农。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现场培训。加大培训示范基地、示范点建设力度,配套培训器材、设施、设备,提升培训功能,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现场技术操作示范培训,解决重讲解、轻操作的问题,增强培训吸引力,提高培训实效性。陈户乡根据各村产业发展实际,抽调8名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服务,编印教材、制作培训菜单,利用远程教育站点、网络、广播等方式,开展“点菜式”培训21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1250人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4-08-27/134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