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滦县就业局当好“娘家人” 让民工安心放心舒心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吴翠红 陈孟华)滦县是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县,仅滦县劳动就业服务局每年转移输出的劳动力就达1万多人。如何让农民工既输出得,又留得住,成了滦县就业局的 工作重点。“我们的工作不能局限于提供就业岗位和培训,更要为农民工搞好服务,让他们安心工作,挣到工资拿到钱,这样不仅能促进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也对 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滦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康隶军经常对干部职工这样强调。

  滦县就业局切实从农民工利益出发,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农民工服务体系,完善保障制度,为农民工构建和谐稳定的就业环境,实现了企 业和农民工的双赢。滦县就业局连续多年被省、市主管部门评为优质服务窗口单位,真正成为了农民工安心、舒心、放心工作的“主心骨”。

  建立农民工档案让农民工安心

  44岁的王永财是滦县输出到开滦集团吕家坨矿的一名农民工,自从就业局为他组建了个人档案,并替他保管着养老保险本、工伤保险本及缴费凭证后,他在工作中的干劲更足了,用他的话说:“咱有了自己的档案,到退休时有了保障,就可以和那些正式工一样享受退休金呢!”

  滦县就业局为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从细处着手,为农民工组建一份包含个人情况登记表、养老保险卡、工伤保险卡、劳动合同等内容的个人档案,并 将档案、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相关材料分类归档、实行数据库监管。该局将每一位农民工的情况登记表、养老保险卡、劳动合同等资料都按就业单位进行分类编 号、统一管理;将养老保险本、工伤保险本等农民工参保凭证按参保时间统一编号整理;把农民工的全部情况录入微机,实现微机与档案的有效对接,有效缩短档案 查找时间。几年来,该局已累计整理和保存农民工个人档案4000余份,并与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有效结合,为实现农民工老有所养提供了有效保障。

  农民工档案管理还涉及入职和离职农民工的保险缴纳和续接工作,滦县就业局对新增入职农民工及时建立档案,录入微机库,完善农民工养老、工伤等方 面手续;对离职农民工,及时将农民工档案、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手续转交个人,并从农民工档案库中减少,做到了农民工档案数据库的及时更新。

  加强跟踪服务让农民工舒心

  今年1月份,滦县输出到京唐港港务局、开滦中润等10余家企业的近1000名农民工迎来喜讯,困扰他们无法在工作所在地刷卡买药的难题,在滦县 就业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了解决,通过协商滦县医保中心和京唐港当地药店,唐山海港久宁大药店成为滦县农民工的医保定点药店,工人可以随时到药店刷 卡购药。

  “不等不靠、及时主动”是滦县就业局加强农民工跟踪服务的真实写照,“娘家人”是农民工对就业局工作人员的亲切称呼。为及时解决农民工在工作和 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就业局积极改变工作方式,变农民工有事求助为主动服务,实行对农民工的动态管理。经与企业协商,在输出农民工较多的企业设立联络员,联 络员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兼任,专门就农民工事宜与该局沟通、联系;设立劳务办事处,除联系用工单位,还负责滦县农民工的药费报销、工伤申报等工作。

  滦县就业局的跟踪服务对象还包括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去年,开滦集团为1984至2002年期间在矿工作的滦县籍农民工发放生活补助 金,并请就业局负责通知到人。为落实好这项工作,该局按照领取人所在地,通过喇叭广播等渠道,挨个通知, 1037名农民工领全部领取到了生活补助金。用领取补贴的农民工话说:“非常感谢就业局及时通知到我们,要不这钱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领,到哪儿去领呢!”

  规范用工管理让农民工放心

  督促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是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今年年初,滦县就业局工作人员历时近一个月,深入开滦集团及京唐港等地20余家 用工单位,督促和指导近4000名合同到期的农民工与企业重新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在整个过程中,就业局工作人员对合同的各项条款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农 民工利益的提出修改意见,切实维护了农民工利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干部职工 工作重点 连续 建立健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