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有了“敲门砖”


  有学历、有证书、求前途是安徽省凤阳县新生代农民工的一大特点。如果说学历是他们找到满意工作的“敲门砖”的话,那么技能培训与鉴定就是让更多有心人事业成功的底牌。

  近年来,凤阳县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就业率和务工人员薪资水平,作为服务民生的33项民生工程之一,多方联动,强化服务,注重实效创新,为凤阳新生代打工族融入城市提供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服务,取得良好的成效。

  截至2012年底,全县共完成鉴定任务6091人,是上级下达4400人任务的138%;组织培养技师考试68人,是上级下达40人任务的165%;组织高级工鉴定1884人,是上级下达任务400人的483%。同时,为该县工业园区2460名企业职工进行了岗位提升培训鉴定。

  联合高校开展就业培训鉴定

  目前,应届高校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遇到双重困惑,一方面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岗位实际操作能力,很多企业岗位对就业人员资质有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学校给毕业生发放的毕业证书,不能证明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这给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和企业录用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难度。

  为解决人才市场这一供需矛盾,凤阳县人社技能鉴定部门改被动鉴定为主动出击,积极与多家单位沟通联系,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打开了技能鉴定的一扇新窗口。

  据介绍,为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该县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主动与地处凤阳县的安徽科技学院、安徽省机电工程学校联系,多次赴省、市上级部门争取支持,成功让技能鉴定走进校园,在滁州市6个县(市)中,首先推动实施毕业生“双证制”。去年12月,该县人社部门提前为2013届毕业生安排专门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并为通过考核的大学生颁发国家承认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据统计,2012年,凤阳县人社技能鉴定部门与安徽科技学院开展合作,开设了“高级园艺工”、“高级药物制剂试验工”、“肥料配方评价师”、“化学检验工”、“废水处理工”、“水环境监测工”和“土壤环境监测工”等31个专业工种的高级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1626名学生通过考核,即将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取到了高级工鉴定证书。

  培训专家送到家门口

  为确保高校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该县人社部门在培训和技能鉴定之后,多方联系国内知名企业走进校园送岗位,为高校毕业生“找婆家”。去年11月,该县人社局与安徽科技学院合作,举办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邀请了来自北京、南京、杭州、合肥、蚌埠以及凤阳当地的142家企事业用人单位,其中包括雨润集团等全国各行业领军企业,带来了4000多个就业岗位,涵盖安徽科技学院35个本科专业。组织了30多场次招聘信息专场宣讲,4200多名校内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洽谈,1500多人与用人单位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签订了就业协议。

  同时,该县还开展技能鉴定进企业、进乡村活动,帮助企业职工和农民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去年10月,该县人社部门打破了往年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必须走出去的传统,将专家送到企业家门口,邀请高校专家深入企业培训职工,企业职工可以在自家企业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为企业节省了大笔培训费用。

  为了方便职工参训,培训时间被灵活安排在班前班后或周末,在提升职工技能的同时,不耽误企业生产。去年8月,该县技能鉴定人员在烈日高温下,为黄湾供电所等单位62名配电线路工现场培训考核,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赛练结合提素质

  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工作最终的着眼点在于实用。据了解,凤阳县人社部门在技能鉴定培训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强调实战性,真正做到了使培训对象有技能就有证书,有证书就有技能。

  该县技能鉴定培训始终把好理论与实际操作“两关”,考试命题全部由市局从国家题库中抽取,试卷交接、批改和鉴定资料整理,全部做到按规程操作。为提高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实用性,该县人社局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掌握翔实的第一手信息。在内容上,该局选取最实用、最常用的工作识图、操作工艺、质量验收规范及操作安全等知识进行重点培训,使其职业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培训形式上,该局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把课堂搬到工地、车间,开展有针对性地实践操作考核,做到技能鉴定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强化 组织培养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