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


  近几年,我国的人口就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用工荒”和“就业难”这样一对矛盾体同时存在。其实说矛盾也不矛盾,用工荒,荒的是高级技工和一线的普通工人;而就业难,是指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就业是切实关系到民生的头等大事。今年“两会”仍然将研究解决人口就业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东部沿海城市是近两年来我国出现“用工荒”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升级还不成熟。东部沿海城市的企业都在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对劳动力的需求要求比较高,普通劳动力无法适应工作要求,导致高级技工稀缺。我国加工制造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低端,需要的劳动力处于一线主要从事又苦又累的单一的体力劳动,对人身体损伤较大。加工制造业在近几年因为产业升级,竞争能力不强,工资水平不升反降,东部沿海城市物价普遍偏高,在这个物价不断上涨的社会,员工工资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80、90后的农民工思想观念不像老一代的农民工那样愿意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为其廉价的报酬和不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因此,普通工人也成为了“用工荒”中的一份子。同时,在我国开发中西部的响应下,中西部开始大力发展制造业,而且工资水平同东部没什么差别,很多劳动力出现回流现象,使得以前劳动力丰富的东部城市开始用工荒。

  劳动力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是否意味着区域间的劳动力争夺战将要拉开?在这种劳动力竞争的过程中,中西部地区虽然有很多吸引劳动力回流的闪光点,但跟东部相比仍然处于劣势。东部沿海城市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完整的产业链和更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适应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使得中西部地区在短时间内难以企及。虽然中西部地区新上项目多、新增产能较快,增加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但在承接东部产业和企业转移时,中西部一些地区已经在招工留人方面体会到诸多不易。中西部还需面对已有企业的困难局面,根本无力吸纳东部在应对金融危机和出口下滑中挤压出来的就业人口。

  由于目前经济增长趋缓和出口下降,东部沿海城市总体用工规模有所下降,“用工荒”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主要面临的问题还是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形,主要矛盾仍然是供大于求。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后遗症仍在。世界经济增长恢复缓慢,各国都对本土贸易保护加剧,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下降,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内部资源紧缺、环境约束和结构调整,我国经济吸纳就业的整体能力面临挑战。

  因为大学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都在上升。作为新生劳动力,在毕业之后却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大学毕业生已经成功打败农民工,成为我国失业率排行榜第一名。本是国家培养的栋梁之才,为何现实总是这般残忍?大学毕业生初出茅庐,一无经验,二无技术,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而且,在我国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有种自身的优越感,眼高手低,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不完善,户籍制度以及社保政策方面的不完善,也制约了劳动力的流动和发展,造成了部分劳动者难以就业。出现这种情况,还有我国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对于人才的培训不到位,使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今年“两会”也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使大学生注重实践方面的学习。深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企业的人才后备基地,同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大学生自身也应该转变观念,主动到西部锻炼,下到基层,实现自己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完成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这对矛盾也必将会长期地存在下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竞争能力 总体 锻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