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超过2.5亿人,省内务工人数首次超过跨省外出人数,中西部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增强;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农民工“无限供给”状况改变;收入同比增长超两成,东中西部收入差距缩小;居住和权益保障情况继续改善,但超时劳动、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较低等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地域结构变化显示
中西部和省内就业吸引力增强
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从输出地看,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民工10790万人,比上年增加323万人,增长3.1%,占农民工总量的42.7%;中部地区农民工7942万人,比上年增加323万人,增长4.2%,占农民工总量的31.4%;西部地区农民工6546万人,比上年增加409万人,增长6.7%,占农民工总量的25.9%。
从就业地区看,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长较快,中西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16537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5.4%,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43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17.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215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16.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趋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
此外,2011年,省内务工人数首超跨省外出务工人数。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8390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2.9%;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7473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47.1%。在省内务工的比重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
从外出农民工就业地看,外出农民工仍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在直辖市务工的占10.3%,省会城市占20.5%,地级市的占33.9%,在地级以上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比上年提高1.7%。
年龄结构变化标志
农民工“无限供给”状况改变
分性别看,男性农民工占65.9%,女性占34.1%;分年龄段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但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30.0%上升到2011年的38.3%,三年中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6岁。尽管每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主要会加入到农民工的行列中,但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变化,也说明农民工的“无限供给”状况在改变。
报告显示年龄和家庭对农民工的空间流动有很大的影响。本地农民工已婚者占90.2%,远高于外出农民工已婚者58.2%的比例,这主要是由于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高出外出农民工12岁,本地农民工中40岁以上的占60.4%,而外出农民工40岁以上仅占18.2%。这反映了已婚、年纪较大的农民工更倾向于就近就地转移,大龄农民工不仅外出缺少竞争力,而且需要照顾家庭,这使得他们的外出积极性减弱。
从文化程度来看,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4%,初中文化程度占61.1%,高中文化程度占13.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8%。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88.4%和93.8%。外出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本地农民工,青年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最高,也是最具潜力的农民工群体。
不过报告也显示,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多数,而青年农民工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要高于年长的农民工;与此相反,年长的农民工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青年农民工,年龄层次越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也越低,这说明青年农民工正逐渐丧失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
就业和收入变化表明
调结构成效明显收入差距缩小
从农民工的从事行业来看,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6.0%,其次是建筑业占17.7%,服务业占12.2%,批发零售业占1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住宿餐饮业占5.3%。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变化较明显的是建筑业,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重在逐年递增,从2008年的13.8%上升到17.7%,从事制造业的比重则趋于下降。
从农民工的从业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制造业为主,但比重下降,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比重都有所上升。表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就业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2-05-08/129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