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阜阳积极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近年来,阜阳市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多举措优化投资环境,出台系列支持、鼓励措施,千方百计为外出务工人员营造返乡创业就业优良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带着先进技术和原始积累回乡创业与就业,并逐步形成一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家门口创业就业感觉真好

  “我们厂虽然成立不久,但效益还不错,主要承接南方一些服装经销商的来料加工业务,最近又接了几笔大订单,为了及时交货,大家都铆足劲在赶货呢。”近日,记者在颍泉区闻集镇永沣服饰加工厂采访时,企业负责人吴奇伟一边指导工人们加工服装,一边向记者介绍说。

  就在几年前,吴奇伟还只是阜阳市外出务工大军中的普通一员。在外地打工期间,他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本,后回乡创办永沣服饰加工厂,目前企业运转良好,生产的产品不仅发往国内南方地区,有些甚至还销到了国外。

  就在永沣服饰所在的闻集镇,像吴奇伟一样从打工者变成小老板的例子还有许多。该镇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前些年的打工热潮把镇上许多人都吸引到南方打工,但近两年,在沿海产业转移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打工者选择回家创业,目前全镇拥有服装加工厂三四十家,服装加工产业在当地渐成气候。“返乡创业的企业多了,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梦想的农民工也越来越多。挣的工资差不多,家乡就业还能照顾到家庭,自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下来。”

  记者从市有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全市返乡创业农民工达2.1万人,创办经济实体1.1万个。返乡创业潮的兴起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助推了返乡就业潮,全市已经逐步形成了农民工有序输出与回流创业就业良性互动的局面。

  搭建平台扩大发展空间

  阜阳市逐渐涌起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潮,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实施的一系列利好政策:连续五年在春节前举办招聘会、座谈会、表彰会等系列活动;全市已建成22个农民工创业园,还有两个正在建设,在信贷、技术、税费等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政策扶持,并积极举办创业成果展示暨项目推介会;组织开展“接您回家”、大型招聘、杰出代表座谈和宴请等活动,成立了农民工维权中心,着力维护农民工权益;出台了《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意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政策保障……

  一系列的大动作有效提升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积极性,返乡创业就业农民工数量大幅增加。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统计数字显示,春节前返乡人数为154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截至目前,春节后农民工外出110万人,尚有大批外出农民工选择留在了家乡。

  “现在家乡环境好了,找工作容易、待遇也不差,又能顾着家。从今年起,我就准备在家里找工作了。”采访时,阜南县苗集镇农民陈东告诉记者,历经多年外出打工的奔波,现在发现,还是家门口就业好。

  人力资源大市名片更闪亮

  作为传统的劳务输出地,从1996年开始,阜阳市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劳务经济已成为阜阳市支柱经济之一。

  “过去外出务工人员多,现在咱们市里实施了"凤还巢"工程,再加上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确确实实吸引了不少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返乡农民工多了,再加上阜阳本身又是人口大市,外来客商更容易被阜阳的"人力资源大市"名片所吸引,这对于阜阳市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同志说。

  诚如所言,近年来,随着沿海产业转移及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崛起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客商来到阜阳,对于他们来说,阜阳占有的不仅仅是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及广阔的市场空间,人力资源更是他们所看重的。“南方人力成本太高了,而且招工也困难,来到阜阳这个人力资源大市,这样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很多。”在临泉工业园区从事电子产品加工的企业家张云涛说。

  近年来,阜阳市依托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打造“人力资源大市”名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使阜阳成为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吸引了国企中的中航、中粮、中建材、国投、华润、晋煤集团,民企中的北京悦康、福建南益、宁波杉杉、浙江沪千、青岛即发、南京雨润等知名企业纷纷入驻,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留住了不少农民工的外出步伐,为阜阳市的跨越发展积聚了人力和技术资源保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外出务工 气候 劳务输出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