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以城镇化发展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将就业摆在优先突出位置,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以及农业劳动力转移等任务,实现城镇就业比重逐步提高,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更加优化。

  城镇化快速发展有利于农业劳动力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年轻力壮的农业劳动力进入城镇,成为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城镇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的改善、公共服务能力的增强、二三产业就业机会的增加等等,又为吸纳和转移更多的农业劳动力提供了条件。

  在不同历史时期,各类不同城镇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个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农业劳动力就近转移、就地转移。1984 年,政府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落户,同时,降低设镇标准,小城镇对于转移农业劳动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个阶段是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异地转移的阶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发展迅猛,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发挥了主要作用。第三个阶段刚刚开 始,表现为农业劳动力向中西部、向中小城市及小城镇转移的趋势增强,各类不同规模的城镇在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均衡性增加。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镇吸纳了大量农业劳动力以“农民工”的形式在城镇就业。2011年,我国有农民工总量25278万人,其中本地(县内乡镇)农民工9415万人,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城镇化率的增速可能略有减缓,但总体上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通道区间。我国将积极稳 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总体而言,城镇化发展的这些条件都非常有利于转移农业劳动力。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各类城镇,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规模偏小,仍然具备进一步吸纳与转移农业劳动力的能力。综合2010年数据,我国共有19322多 个建制镇,平均人口规模不到1万人,如果其中50%的基础较好的建制镇人口规模平均增加5000人,则将增加5000万城镇人口;共有1617个县城,目 前城镇人口平均规模为不到8万人,如果每个县城增加到10万人,则县城可多容纳3000-4000万人口。

  当前城镇化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总量约为4成,而农业产值仅占GDP的1成。包括“十二五”在内的相长当时期,转移农业劳动力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 展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继续转移农业劳动力创造了条件。但城镇化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

  1.从农业劳动力构成结构来看,继续转移的困难程度有所增大。

  从1978—2008年的30年间, 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规模增长约12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71%(表1)。综合各方面数据来看,过去30多年中,以农村青壮年为主体的劳动力转移高峰期已经过去。

  当前,农村劳动力构成结构发生变化,农业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在年龄结构上,留乡务农的中老年人居多。根据近期有关固定观察点的系统调查,留乡 务农的农民劳动力,平均年龄接近50岁,其中从事农业为主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在性别结构上,留乡务农的劳动力当中,以妇女同志居多,外出打 工的农民当中,有65%是男性,35%是女性。在文化结构上,留乡劳动力当中,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到8%左右,从事农业为主的劳动力只有5%。农村 劳动力存在文化程度偏低,不利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和学习。上述几大因素表明,未来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2.农业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稳定性差,巩固已有转移成果需要付出努力。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1.3亿农民工中有8000 多万人已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另据 “六普”数据显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人口普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长 81.03%,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这些转移出去的农民工尽管在城镇就业,但受到各类城市落户条件 的限制,加上自身经济能力较弱,只有约10%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可能获得当地户口,影响到他们在城镇就业的稳定性。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估计有约占 20-30%的农村外出劳动力从城市回到农村;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农民工就业,导致短期内大批农民工返回农村的家乡,2008年中 国农村非农化劳动力规模为23391万人,比2007年减少了271万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载体 技能培训 营销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