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重庆农民工就业呈新亮点 走技术型与创业型方向


华龙网11月7日13时55分讯: “拥有两项专利、主管开发110余种新产品的机械加工工艺工程师”、“会三国语言、参与培养14种水稻新品的高级技师”、“掌管矿业公司和农业合作社、带动万余人创收800余万的企业家”……在“第五个重庆农民工日”到来之际,三位突破“常规”的优秀人才出现在“十佳”农民工表彰行列。据了解,我市农民工在就业上呈现出“技术型、创业型”的两大新亮点。

憋着泪学出的工程师

“连续3年左右,一天休息都没有。”这是重庆渝通机械有限公司技术部长李莉对她的1996-1998的回忆:高中学历的农民工向机械制造领域高级工程师拜师,继而以零基础自费报班学电脑、自学了CAD工程软件二维制图和三维制图。

“也怀疑过,担心自己学不下来,但机会错过也许就没了。”为学好专业课程及操作技能,李莉过起了“‘八门大专教程理论课自学’+‘协助绘制生产用图’+‘下车间现场施工’+‘熟悉及改进老产品’+‘尝试设计新产品’”的多面生活。“上班干活、周末上课、下班复习,一天下来,对自己吃过什么、怎么走回宿舍的基本没印象。”李莉说,这三年里,也有想放弃的时候,当严厉的导师又一次撕掉了她绘制的生产用图,她委屈得差点哭出来。

“好在坚持下来了。”李莉笑自己幸运。有“硬实力”傍身,只有高中学历的她在2007年被任命为公司技术部部长。目前,经李莉主管开发的零部件已有400余种鉴定合格并投入批量生产,参与开发项目获得了重庆市2005~2006年优秀新产品三等奖,创产值累计2000万元。

2010年,李莉获得了机械加工工艺工程师中级职称。近一年中,她主管开发成功的新产品就有110余种,并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薄脸皮”促成高级技师

“啥都要问专家,他实在是觉得不好意思。”“十佳”农民工颁奖之时,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李贤辉正远在坦桑尼亚的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水稻新品。家人李贤勇接受华龙网记者采访时说,李贤辉能“科研辅助工变高级技师”,还多亏了他那张“薄脸皮”。

“什么时候做、怎么做,他都得一件一件的问。”李贤勇说,由于仅有初中文化、缺乏科研知,李贤辉在田里执行科研辅助工作得“事事问专家”。一次在云南试种时,专家先行返渝,离了“专家指令”的李贤辉彻底乱了阵脚,为此,他更觉得自己不是在辅助专家,而是在麻烦专家。

此后,李贤辉自学了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耕作、水稻机械化栽培等门类的专业书籍,并结合长年累计的田土经验,提出了不少科研合理化建议。

从2005年起,李贤辉多次前往国外负责新品种与新技术示范推广及技术指导。“不愿意长时间耽误翻译,也不舍得让公司为帮他花钱请翻译。”还是因为脸皮薄、不愿麻烦人,李贤辉竟自学了越南语、老挝语和英语,成了个“外语达人”。

2010年,李贤辉被聘为高级技师。目前,他参与培育出14个优质杂交水稻品种通过审定,国内累计推广8000余万亩。参与培育品种先后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及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

“逼”爹娘砸锅卖铁的企业家

“卖猪、杀牛、借账,都要把兄弟伙的工资拿出来。”身负“农民工企业家”、“返乡创业家”、“慈善家”等盛名,冉茂林对创业伊始的回忆却是窘迫的:1996年起,没什么资产的他带着村里农民工兄弟承包采矿工程,由于种种原因,工程款数次未能及时到位。纯朴的父母怀着“不能让跟着儿子的大家伙儿吃亏”的心理,卖掉了家里仅有的牲口、还到处向亲戚借钱,终于为了给他筹来欠人的工钱。

“非闯出来不可,再大的困难也就当成个任务看。”终于,初中肄业的冉茂林从“30个农民工搞承包”做到了拥有自己的矿业工程队、将近万农民工带出了城口的大山,创收共800余万元。在此期间,冉茂林获得了大专学历,圆了当年因贫困而中断的读书梦。

“从赚快钱、赚大钱变成了赚慢钱、赚小钱,还选了交通不便的城口。”冉茂林笑着说,当初,返乡投资农业专业合作社时,大家都觉得他疯了。不过,冉茂林的城口县林峰专业合社却先“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启动而动,带动当地近700余农户实现了万元增收,并越做越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品种 连续 田间地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