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为外来务工人员搭起就业桥


本报讯:今年以来,为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尽快实现就业,西青区人力社保局不断创新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推出了专项服务窗口、加强政策引导、专场招聘对接、开展培训指导、搭建服务平台、规范输入模式、畅通诉求渠道七项措施,为外来务工人员搭建起就业的桥梁。

区人力社保局、街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大厅分别设立了外来务工人员专项服务窗口,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政策咨询解释、免费求职和失业登记、提供职业指导,上半年累计接待来电来人来访5000人次。针对外地务工人员流动量大的实际,区人力社保局成立外来农民工政策宣讲小组,引导外劳务工人员有序就业,及时到企业、社区等农民工较为集中的活动场所,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主动送政策、送服务,先后发放《2011年春风卡》、《进城务工须知》、《如何保护自身权益》、《企业招工用工信息》等宣传资料3500余份。

通过深入调研,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意愿,适时举办10场外来务工人员专场招聘会,360余家企业入场,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3500名达成就业意向。同时,为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借助区劳动力培训中心,围绕现代企业需求抓培训,围绕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素质抓培训,围绕人岗对接抓培训,不断完善培训项目和内容,先后开展了营养配餐、电工、焊工、叉车、计算机维修等12个工种培训,举办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班37期,培训1887人次,培训就业率达90%以上。在区劳动力培训中心创办了“24小时求职公寓”,外来务工人员只要在这里登记,就可以享受到免费吃住、免费职业介绍、免费职业指导、免费职业培训,营造了更加有序、规范的就业环境,目前已有近万名求职者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就业。

按照“政府主导、就业协会推动”的工作思路,推行校企联盟新模式,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建立了就业培训基地,与当地学院、职教中心建立就业合作联盟,开展联合办学,联盟学校的毕业生在最后一年到定向招工企业实习,既为学生减免在学期间学费、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也为企业输送了急需技能人才,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目前已为西青开发区优爱特、帝科尤爱乐、大和电器等17家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定向输送外来务工人员3422名。

按照“双维护、双服务”的原则,深入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治非法用工,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治理活动,着力解决工资拖欠、保险缴纳、劳动用工等焦点难点问题,并深入推行区、街镇、社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案前消案、案中调案、案后结案”的调处模式,建立劳动争议柔性调处机制,以调为主、先调后裁,切实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权益。今年受理并调处外来务工人员举报投诉和劳动争议案件289件,为1107名外来务工人员追欠工资、补缴社会保险和经济赔偿金达245万元,营造了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今年以来 政策引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