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湖北省今年预计至少减少劳务输出100万


  去年2000元就能找到普工,今年即便加价到2500元/月,普工仍难招。而随着内地工资水平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缩小,越来越多农民工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记者节后踏访全国劳务输出大省湖北多个城市发现,今年农民工仍是“香饽饽”,并且比往年更加紧俏。美的、格力、富士康等制造业巨头都在武汉上演“抢人大战”,3家企业在武汉的招聘数量就达到近5万人。

  湖北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农村处处长李湘泉前日表示,今年湖北农民工“回流”现象十分明显,农民工输出数量将进一步“缩水”,预计至少减少劳务输出100万人,而输往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至少减少60万人。这对于“嗷嗷待哺”的珠三角企业恐怕不是一个好消息。

  农民工返乡开店

  员工都是家乡人

  “食用油和酸奶放在靠门口一些,儿童玩具往里面放一些。”正月初九,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荣家村的王荣彪没有像往常一样背着大包小包挤火车,而是在家中当起了老板,指挥着三名店员布置自己新开张的超市。

  王荣彪说,自己前20年打工大概攒下了15万元又通过当地支持农民回乡创业的小额贷款在当地农信社贷了10万元,最终凑足25万元,开起了超市。他的超市开锣,几名赋闲在家的亲戚也随之有了工作,两名侄女一个将当收银员,一个将当导购员,而小舅子则成了采购员兼司机。

  而以前由王荣彪带着在苏州的电子厂当技工的侄子王鑫今年春节后也选择了在家门口找工作。他说:“武汉好多工厂招电子工,每个月也有2500~3000元,不比苏州低,但消费却比苏州那边低多了。”

  麻城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是湖北劳务输出大市。而像王荣彪这样外出打工后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几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的富余劳动力达到1:4.57。随着麻城工业园区建设,越来越多麻城农民工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用工形势:

  湖北每年350万人在珠三角打工

  湖北是全国的劳务输出大省,也是广东省外来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湖北先后授牌确认了20个劳务品牌。截至2010年底,两批劳务品牌共带动265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务品牌的年人均收入可达2.5万~2.7万元。

  李湘泉表示,近年来,湖北省劳务输出中省外输出的比例在逐年减少,而农民工“回流”趋势十分明显。前几年,湖北1000多万农民工中,省外输出的占70%,省内输出只占30%。而截至去年,省外输出的比例只占55%,而省内输出的比例占到45%。而在省外输出的农民工中,有60%是输往珠三角地区,湖北每年600多万省外输出的农民工中,珠三角城市占了约350万。“广东农民工中湖北打工仔的比例相当大。”

  李湘泉还披露,今年湖北省劳务输出人数预计将收缩10%~15%左右,至少“缩水”100万,而输送到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则至少减少60万。 “我们省内的用工缺口就达60万人,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后经济的复苏,企业用工旺盛和省内大批工业园区建设刺激了用工需求。当然,对于农民工流向我们不会加以控制,但我们希望农民工首先能满足省内用工需求。”

  “回流”探因:

  收入差距缩小

  “现在农民工的确是个宝。也就是说,只要农民工去到招聘现场,想做工,就一定有岗位给他。过去是农民工跟企业谈条件,现在是企业不断抬高条件请农民工来。”李湘泉笑着说。据他分析,农民工“回流”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内地城市与珠三角地区的工资收入差距缩小。10年前,珠三角地区的工资水平比内地高一倍,如今内地的工资水平也在提高,珠三角地区的工资水平仅比内地高出20%~30%,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自然减弱。

  二是内地加强了把农民工留在本地的措施。李湘泉说,去年湖北省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900元,近年来仍以每年15%~20%的标准在提高,今年有望提高到1000元。并且,湖北也出台了不少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优惠措施,如农民工回乡创业可贷20万元小额贷款,去年,湖北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有3万人,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13万人。

  企业出招

  5年来首次春节前打响“招工战”

  农民工成了“香饽饽”,比劳动部门想把农民工留在当地就业更为迫切的,则是那些招不到工的企业。为了招到人,企业使出了浑身解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食用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