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经费、培训、责任“三大保障”制度。县财政落实工作经费,每年定期对各党支部书记、培养联系人等人员进行两次以上培训,对发展程序不合格、培养不到位等行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百色模式”收四大成效
记者了解到,百色市以靖西县为首推进的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123”工作法,总体来看至少起到了四方面的作用:
一是开创了一条农村基层党建新路子,有效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加健全,更有活力。“在外务工的精英分子回到了农村党员队伍,无疑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有效解决了基层发展党员的‘三难’问题。”蒋洪说。今年“七一”期间,靖西县共有17名外出务工经商入党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有8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到2011年,靖西县的目标是村“两委”换届时,实现在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的党员占20%以上。
二是找准了流动党员管理的切入点。渠洋镇坡乐村党支部书记陈美良说,坡乐村有40多名党员,不少是流动党员。“123”工作法不仅解决了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新党员问题,还依靠设立在东莞、深圳等地的驻外党支部实现了对“口袋党员”的有效管理。
三是在外务工的“党员能人”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黄朝刚是靖西县安宁乡安宁街康中屯人,经过10多年的打拼,如今他在广东拥有几家企业。2009年,安宁乡党委动员他入党,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培养,今年7月他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随后,黄朝刚返乡创业。目前,他在安宁乡的拥福皮鞋加工厂已挂牌成立,年内计划投资100多万元,届时将解决200多人的就业。记者了解到,像黄朝刚一样,百色市目前有不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纷纷回乡创业。
四是探索出创先争优的新载体,有利于社会稳定。百色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林说,对于流入地来说,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个很大难题。百色市探索的“123”工作法使得驻外党支部和外出务工的优秀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人头熟、语言通等优势,实现了对本地外出务工人员的日常管理,不仅节约了流入地的社会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在劳资双方出现利益冲突时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有利于流入地的社会稳定。(完)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11-23/12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