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我市今年已新增就业41249人


507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包头日报讯 今年我市计划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同时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名成员实现就业。截止到8月底,我市已实现新增就业41249人,帮助17044名下岗失业人员、507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消除7户“零就业家庭”。

健全就业援助机制

家住九原区沙河办事处万达社区的张永胜 2007年下岗,妻子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有20多年,一直卧病在床,女儿还在上学,生活只能靠低保维持。今年年初,社区、办事处和就业局了解到张永胜家的情况后,将张永胜安置在公益性岗位工作,享受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同时还为他介绍了宾馆保洁员工作,两份工作一个月有近两千元收入。

通过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支持商贸服务型企业吸纳,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措施,加大安置力度,形成了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前8个月我市累计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支出社会保险补贴资金达6112万元;岗位补贴484.73万元。在公益性岗位上安置了1103名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消除一户,7户 “零就业家庭”的7名成员全部实现再就业。

创业带动就业

我市积极鼓励未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

今年42岁的原包钢综企公司职工刘美玲 1998年下岗,一直靠做小买卖为生。2005年,在昆区少先路29号社区工作站的帮助下,接手一家已负债7万多元的家政公司,成立了美玲家政服务部。如今,“美玲家政服务”远近闻名,已拥有600多个长期固定客户,固定员工8人,其中有4人是与刘美玲一样的下岗工人。目前,已小有规模的美玲家政公司打算扩大规模,吸纳更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创业带动就业。我市今年进一步完善了小额担保贷款制度,适度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扩大贷款范围。贷款额度扩大到5万元,贷款范围扩大到农牧民、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同时充分利用财政安排的担保资金和贴息资金,进一步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贷款贴息支持力度,鼓励其创办自己的企业,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今年1-8月,全市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1.2万人,全市有近千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参加创业培训和小额贷款的支持实现了自主创业。

校企合作促就业

今年,我市以青山区为龙头,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实现就业。

毕业于包头电力学校焊接专业的张晓东家住达茂旗,今年3月,他与学校20多个毕业生一道在中国重汽集团包头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就业,成为底板焊接班的一名技术工人,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而在参加工作不久后就已晋升为该公司立车班副班长的杨凯军同样来自该校,他说公司不仅工资待遇不错,而且公司及个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前景也不错。

据中国重汽集团包头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企管部部长张军尧介绍:“通过各技术类学校目前推行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大部分一毕业就可以到公司就业,通过短期岗前培训,完全可以独挡一面,有些毕业生参加工作短时间内就晋升为班长、段长等。”张军尧说,公司目前拥有的员工中60%是招用的学生,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到了总员工的20%。而这远远没有达到公司设计产能,还再需500名员工才能达到产能要求。近期,公司计划再招用300名院校毕业生。

根据青山区的实际,为缓解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招工难的问题,青山区今年搭建了“校企合作、人才对接”服务平台,校企双方共同努力,为企业输送了大批“适合岗位技能要求、适合企业管理要求、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

今年,我市通过召开专场招聘会、开展创业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利用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华夏爱婴亲子园创办人王璐,2007年大学毕业,2008年6月自主创业,成立了华夏爱婴亲子园,吸纳5名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年5月,王璐得到了青山区就业局政策扶持的5万元小额贷款。

市、区两级就业部门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或自己创办企业的,凡符合相关条件,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市就业局还通过深入内蒙古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展创业讲座等形式,帮助即将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订单式 今年以来 下大力气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