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据最新统计,从2008年至2010年8月底,本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共开设教学班6205期,有372274人参加了培训;有 268260人取得了相应证书,其中:5909人取得大中专毕业证书,209892人取得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52459人取得岗位执业证书。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为本市建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市委、市政府决定在“351”培训工程基础上,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继续实施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核心的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即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基层管理人员、涉农产业人才和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等4大类培训,包括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非农产业职业技能提高、旅游服务人员执业技能、农村经纪人提升、万名农村青年人才培养、村干部岗位提高、涉农产业人员职业技能、农民大中专学历证书教育、万名女带头人和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等10项专项培训工程。2009年、2010年农民素质提高工程被市委、市政府列为民心工程。
各区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各自的目标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把具体任务落实到教育培训机构,同时还加强督查工作,确保了工程的进度。为确保工程扎实推进,市、区两级财政按照补贴政策,认真落实补贴资金。实施素质工程以来,市财政投资5207万元直接补贴农民培训。西青、北辰在落实配套资金的同时,各街镇还安排了一定的专项资金进行配套;西青、北辰、塘沽、大港、津南等还安排了一定的工作经费,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各工程、各区县都把提高培训质量作为工作重心,确保了在时间、内容上不“缩水”、不“走样”,注重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设施农业建设、区县大项目实施等相结合,使教育培训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涉农工程组织督导员、考评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大港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建立了“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和观摩教学制度”等,使教学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蓟县、宝坻、北辰等对教育培训机构实施“三查”,即开班核查、中途督查、结业抽查,收到了较好效果。各工程、各区县注重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培训效果明显提高。静海妇联实行定向培训,将苇帘编织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农村妇女的就业意愿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村妇女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宝坻方家庄镇马营村民陈浩,通过系统学习蔬菜种管技术、市场销售等,与村里人合作投资200万元,建设了36座二代温室,引进甜瓜、黄瓜、西葫芦和西红柿等新品种,年收入达到90万元,还带动周边2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宁河县潘庄镇齐心村的村干部带领全村发展设施农业,新建食用菌蘑菇蔬菜大棚310个共1400亩,总收入达1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1.5万元。
2010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并从2010年8月1日起施行,使本市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这对于全面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了法律保障。据市农委介绍,到2011年年底,本市将累计培训49万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万人,使非农就业率达到72%,并建立起一支初具规模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10-08/12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