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百名大学生实习经历调查 95%排斥乏味实习


  ●80%表示实习与设想存在差距

  ●62%遭遇“被晾在一边,没事可做”

  ●95%排斥平淡无味的实习,渴望某方面能力提升

  ■资料图片(选自新华网)

  暑期开始后,多数大学生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了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去各个单位实习。但是,进入实习岗位后,很多大学生又会觉得,这并没有想象中完美。

  那么,大学生实习期间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他们又该如何快速进入角色,与工作对接?单位最喜欢的又是哪类实习生?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展开调查。

  最担心自己“被晾在一边,没事可做”

  台州姑娘何景是浙江财经学院的学生,今年暑假进入杭州某公司人力资源部实习。“这可是家大企业,企业文化、员工素质都不错,你肯定能长见识。”伴着同学羡慕的眼光,何景充满期待地去报到。

  可是,一连三天,她被晾在一边。第四天,何景忍不住,跑去问指导老师杨师傅:“有什么我可以做的?”

  “有事情我会叫你!”杨师傅头也没回,继续忙着自己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答案,何景不好意思再问,只能干坐着,对着一台没有网线的电脑发呆。

  之后,发生了不少让何景郁闷的事。有时候,杨师傅会冷不防给她一个联系方式,让她打个电话。“师傅让我做事,从来不说缘由,常让我不知所措。”

  还有一次,一名员工没有告诉何景,就把客户资料存在她的电脑上,隔了一个星期才来要。经常性清理电脑的何景已经把资料删掉了,因此挨了批评。

  “我经常觉得云里雾里。有人会告诉我去做什么,却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做。我是来实习的,没人教,我怎么学呢?”

  事实上,小何的困惑并非个别现象。

  7月19日—20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网上询问等方式,对100位有过实习经历的台州籍大学生(包括已经毕业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0%的大学生表示,实习与自己的设想存在差距。
 

  他们所谓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50%的大学生认为,实习单位不好找,甚至很难找,需要通过学校推荐或家长托人介绍,才能获得机会。而在这部分群体中,将近一半表示,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只是有点沾边,或者几乎没有关系。

  超过70%的大学生实习没有报酬和补贴。但对此,他们表示可以接受。“现在就业压力大,实习毕竟能为求职增加筹码,倒贴交通费、电话费不算吃亏。”

  而在实习过程中,大学生最担心碰到的“被晾在一边,没事可做”,而事实上这是大多数实习生遭遇的尴尬,有62%的受访者有此经历。他们应对这种局面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50%等待指导老师安排;40%会自己主动找事情做;10%则是呆在办公室自娱自乐。

  另外38%的大学生虽不会碰到被晾的局面,但也有一部分觉得不如意。其中,8%表示,实习中劳动强度挺大,感觉被当成免费劳动力;10%表示做的都是一些端茶送水、复印打印的活,很无聊。

  70%渴望实习与专业对口,95%期望某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调查中,将近7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对实习最看重的是,实习岗位是否与专业对口。这也成为他们选择实习机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剩下的不到30%的大学生则表示,实习机会比较少,尤其是冷门专业,所以只要有机会就去,是否专业对口、实习环境如何等因素基本上不考虑。

  大学生对于实习岗位的选择观念不尽相同,但考虑到就业,95%的大学生对实习质量的期望几乎一样——排斥平淡无味的实习过程,渴望能获得某方面的经验,或是某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与上文提到的何景相比,方影的实习经历简单许多。“我在文化站实习两个星期。遗憾的是,除了学会传真,其他的都没学会,因为我根本没事做。”起初,方影认为,文化站会开展各种活动,实习后才发现是个清闲衙门。“我很着急,但是又不好意思问,只好混了两个星期,其实是浪费了两个星期。”

  对于本次受访的100位大学生,我们在“实习收获”提问中给出“收获工作经验、交际沟通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提升、完全没有收获”4个选项,结果显示,自认为收获最大是工作经验的,达到48%;交际沟通能力排在其次,有29%;再次是专业知识提升,有12%;剩下11%认为,完全没有收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清理 总结 办公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