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后,2010年高考将拉开大幕。教育部昨日透露,957万名高考学生将参加今年的高考。有意思的是,中国社科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也在昨天(2日)同时发布。高考,就业———所谓大学生的“进校门”和“出校门”,如何在教育规划、专业结构、职业前景上更好地进行衔接,关乎青年人的一生,关乎万千家庭的幸福,因此,后者的及时出炉,不能等闲视之。
中国的高考以及高等教育,已经有别于过去的精英教育,成为一种提高人的生存能力的职业教育。学生们呕心沥血考进了大学,再经过寒窗苦读拿到高等教育文凭,如果不能学有所用地进入社会,实现就业,不仅是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也是高等教育方向性的失误。
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广为社会关注、聚焦。除了在国家政策上为大学生就业周全考虑外,高校和教育部门制定一套科学的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预警机制,成为当今高等教育亟待转型的当务之急。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当天透露:今年的招生计划继续向中西部倾斜,“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比去年扩大一倍。新增主要面向农村生源的免费医学订单定向招生计划5000名,主要是为中西部的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全科医疗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
而当天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大约是86.6%,比08届高1个百分点,但仍然比07届低0.9个百分点。调查显示,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最低的是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高达38%。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则与本科差距缩小,全国示范性高职就业率甚至高于普通本科院校。而本科最热门10个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竟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数的三分之一。
可见,这些年一直存在的高校什么专业火就开什么专业,什么学科热就扩招什么学科,造成热门专业供大于求,而冷门专业备受冷落,导致社会亟需解决的一些人才缺口和高职高专少人问津的现象,久治不愈,不但结出了就业结构严重失衡的恶果,而且给社会造成大量人才浪费。
这个现象的产生,不能怪罪赶热不赶冷的学生及其家长,而应归罪于把教育产业化和招生率当作工作目标,只管“进口”数量,忽视或者轻视学生未来的职业适用性,不顾“出口”质量的高校机构。
拿一个专业来做形象的比喻吧:《就业蓝皮书》主撰稿人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王伯庆博士说,国际贸易这个专业之所以造成就业比较差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个专业听起来诱人。对老百姓来说,一讲“国际”两字就愿意报考,但没几个了解这个专业,而这个国际贸易的专业往往是文科专业。有的学校条件不够,就把市场学的一些东西,弄过来搞个国际贸易,整个培训的水平比较低。而社会上一方面找不到国际贸易的真正人才,社会需求不对口,一方面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很多学国际贸易的就不了业,因为培养的人才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不解决高校这种看人下菜、急功近利的人才观、培养观,误人子弟的果子还会频频结出来。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核心是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对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和预警,以个别专业的招生指标控制为主要杠杆,主动干预、调控专业结构,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体制下提高就业率的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在各个高校进行失业与专业预警、就业弱势群体跟踪等模块控制。有专家建议设“红黄绿牌”预警机制,应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问题是,这种机制是一种“校外福利”,对毕业生和社会有益,对高校来说,不但无利可图,甚至可能徒增成本,效益倒挂,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督促是至关重要的。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还有一个,是将职业规划迅速扩展到初高中,并在高校这一环节形成成熟的规划体系。这样才能避免盲目填专业,单纯看就业信息来填报自愿。大学生毕业不能以一次性就业率衡量功利性,而应成为一种终身规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观,以个人创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观,应该成为我们高校教育的最终定位。就业是暂时的,而职业是长期规划。只有学校和学生、家庭在一种长期规划下合力奋斗,才会克服离职率高、“漂族”多、就业弱势等诸多后遗症。这就需要中学、高校把学生就业设计前置,当作系统工程来做。当然,这同样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制度支持和行政协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06-03/11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