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170万新生代农民工涌进青岛:城市迷恋


  2010年2月20日的青岛火车站,大年三十的鞭炮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许多人还在享受着春节长假所带来的合家欢乐,而这里却已经是一片人流熙攘的场景。当天通过火车站入青人数达到4万余人,而这样的节后高峰一直持续十余天。“每年几乎都是这样的,几乎都是来青岛打工的农民。”当天在火车站加班的周师傅对这样的景象早已司空见惯,但他还是从这样的常态中发现了些许不寻常——“往年进城的都拖着蛇皮袋子,这几年几乎看不见拖蛇皮袋子的了,大部分都是提着拉杆箱的小青年。”

  从“蛇皮袋子”到“拉杆箱包”,这只是青岛进城务工大军近几年巨变的一个细节折射。这种巨变的已经不仅是“80万到170万”的量变,在数量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内部,一种飞跃式的质变正在悄悄发生着,同时也在影响着城市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在2010年2月1日,这个变化有了一个官方的明确定义——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2010年2月,在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为题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新生代农民工”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正式文件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在随后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新生代农民工被解读为 “80后”、“90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而“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则更多定义为了中国社会结构变化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青岛到底有多少新生代农民工?根据权威统计,截至2009年中旬,青岛七区五市范围内的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了170万人,而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整个农民工群体的70%,数量已经接近110万,名列全省第一。70%,这个比例远远高于了全国范围的60%,对此,新市民家园主任陈明钰告诉记者,这个比例是他们设置在城阳、胶州、李沧、即墨等农民工聚集区的17处调查点,经过近两年普查得出来的。“据我所知,南方的一些沿海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所占比例,也没有青岛这么高。”因为常年在国内为农民工权益而四处奔波的陈明钰说,这不光是因为青岛本身的工业经济结构,还因为青岛的地域特色。
 

 

 

  缺乏务农经验让他们脱离土地奔向城市

  不留恋农村却迷恋城市

  对于这些80后、90后的姑娘小伙,青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梦,一个美丽而浪漫的都市梦想,陈明钰说,这一代农民工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民工存在诸多差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生经历,“因为计划生育在农村的广泛推行,这代农民工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便有兄弟姊妹,他们往往也是最受宠爱的家中老幺,也算得上娇生惯养了。”陈明钰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前的生活大致划分为了三段:衣食无忧的童年——寄宿求学的少年——追求理想的青年,“虽然他们的家在农村,但除了农民工这个名号,他们跟传统农民几乎没有任何相似点。”陈明钰说新生代农民工中的绝大多数几乎没有种过地,对农村、对土地永远不会有父辈所怀有的那份依恋,相反对城市多了一份迷恋。

  缺乏务农经历令人忧

  没有务农经历真的很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新市民家园针对80后、90后的调查报告中显示,缺乏务农经历的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人生预期,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坚守城市、决不回乡,极个别人选择回到农村,也是计划二次创业。对于这个现象,不少有识之士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共青团青岛市委秘书长李伟波一直关注青岛农民工问题,当年的研究生论文就是一则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调查报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缺乏务农经历的这一代,同时缺失了父辈的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力量,而且也对社会结构造成了隐患。“青岛本身的城市容积率是有限的,容不下数量巨大的农民工,他们的退路在哪里?”刘伟波表示,因为缺乏务农技术,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像父辈一样回归农田,这对青岛的城市结构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他们自身发展也造成了不安定因素。

  110万务工青年的这个 “都市梦”是美梦?是噩梦?现在来看,还是一个迷梦。
        他们个性张扬敢想敢干

  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着先辈所没有的主观优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群体 回归 缺失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