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重庆 开县“打工村”九成农民工重新就业


又见用工荒调查 

  时隔半年,早报记者再次来到重庆开县团凤村。

  重庆开县,素有“中国打工第一县”之称,全县154 万人口中,近50万人在外务工,外工经济系开县的第一经济。而团凤村全村1530名劳动力中,70%外出打工,外工经济所占比例达到了65%,堪称开县的一个缩影。

  2009年春节前,金融危机肆虐,团凤村302名外出务工者失业,另有100余人处于“半失业”状态。

  那时,对中国2000多万失业农民工来说,春天的脚步似乎还没到来。

  最近,世界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中国经济也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截至9月15日,在团凤村400余名失业、半失业的人员中,90%的人重新找到了工作,5%计划重新外出务工。

  如今的团凤村,没有了年初悲观。但与外界“经济复苏”的乐观情绪相比,人们脸上也并未洋溢着乐观的笑容。

  团凤村的村民们心里都紧绷着一根弦:虽然近两个月来少数打工者的薪金略微回升,但2009年外出打工的薪金水平较2008年上半年,还是下降了两成。

  9月以来,温家宝总理不止一次对外表示,虽然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但全面复苏将是缓慢、曲折和复杂的过程。

  人们相信,经济的春天迟早会到来。但对中国1.3亿农民工来说,春天的脚步来得却是“有些艰难”,喜忧参半。

  早报记者 于松 发自重庆开县
 

对中国1.3亿农民工来说,春天的脚步来得“有些艰难”,喜忧参半。 CFP 资料

  “失业”农民工

  九成已重新工作

  9月5日下午,时隔半年,早报记者再次前往开县团凤村,见到了村文书陈海维。

  与半年前相比,陈海维将碎发剃成了平头,并坚持每天刮胡须,整个人显得更精神。聊起返乡农民工的外出务工情况时,这名面容严肃的男子笑了。他告诉早报记者:“他们(返乡务工者)绝大部分都找到工作了!”

  团凤村是“十一五”期间市级特困村,该村3247人,人均耕地不足半亩;2008年,团凤村人均纯收入达1768元,其中,外工经济所占比例达到了65%。 然而,据该村村委会统计,2009年春节,团凤村707名外出打工者返乡,其中,302人失业。

  2009年2月,在接受采访时,陈海维在2小时内,曾就此因悲观而“叹气”十余次。但现在,陈海维没有了悲观的语调。

  “我曾粗略地做过统计。”陈海维说,截至8月底,302名失业者中,80%以上前往外省务工,10%选择在重庆市区打工,不足10%滞留家乡,“有的做起了摩托车出租生意,有的做些零活,更有2名创业者。”

  9月5日与6日,早报记者在团凤村内只见到了5名青壮年男性劳动力(2人系返乡创业者),而村里的两家小商店内,也不见了因“失业”而聚在一起打牌的男女。在走访中,村民们基本认定了陈海维的“统计数据”。而32岁的廖玉国与23岁的陈苏林,成为了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创业的团凤村人。

  工资比2008年

  “下降两成”

  在采访期间,谈起就业,团凤村村民会还会露出笑容,但提起工资待遇,听到的大多是哀叹。

  现年50岁的易光合外出从事搬运工作已有15年。2009年春节后,他再次前往广州番禺,但他发现,每个月的薪金:“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

  “有活做,但不多。”9月8日,易光合告诉早报记者,今年上半年,他的搬运工作几乎处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境况,3月份的收入1100元,4月份的收入甚至只有960元。

  而2008年上半年,易光合的薪金水平始终维持在1800元~2100元之间。

  易光合的遭遇并非个例。近日,早报记者在团凤村采访了30个务工者或其家属,29名反馈是:“工资都不如以前(2008年上半年),下降了。”

  返乡创业的两名年轻人亦陷入了创业困境。

  陈苏林借款6万元买的货运车,贩卖一车蓝竹才赚80元,而一年的贷款利息就需5000元。他感叹:“在短期内看不到盈利的可能。”

  廖玉国则更困难。2009年6月,廖玉国拿出了22万元存款开始兴建养殖场,但至9月,养殖场才修建一半,廖玉国的22万元存款就已经花完。

  如今,廖玉国一直为不能在银行贷到款而苦恼,他说,他最担心的是自己投入的22万元血汗钱“打水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外出务工 耕地 总体 期望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