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总工会副主席谢成和区劳务办干部马斌,正在指导刘荣填写农民工创业申请 康劲 摄
3月18日,在甘肃酒泉市肃州区北关汽车站街边简陋的平房里,返乡农民工刘荣的“大众发屋”开张了。
在起初的日子里,刘荣一直憧憬着,能够通过一个人的努力,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梦想:几百平方米的营业大厅,十多名员工,打理出这个城市最时尚、最前沿的发型。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仅有15平方米的经营场地,一桌一椅一面镜子,加上不足2000元的工具设备,剪剪头、刮刮脸的手艺,这样的街边发屋不要说诞生创业奇迹,就是能否生存下去都是问题。
正当刘荣在迷茫中坚守的时候,3月30日,肃州区劳务办和区总工会的几名干部找到了“大众发屋”,刘荣的创业之路从此告别孤单……
返乡当学徒开发屋
刘荣刚过30岁,她的人生履历可以用“外出打工,返乡创业”八个字来概括。
2001年,刚刚结婚的刘荣,为了还清结婚时的欠债,和新婚的丈夫远走天津,辗转在几家自行车企业打工。除去租房和生活的费用,夫妻两人每月有2000元的纯收入,不仅很快就还清了借债,而且还有了一定积蓄,孩子也在天津上了小学。
去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击碎了刘荣一家的“天津梦”。由于出口订单大幅下降,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生产不能饱和,工资收入严重下降。2008年11月底,刘荣离开了她熟悉的流水线,举家返回远在肃州的果园乡。家乡的现实是,全家6口人三亩田,人均半亩的庄稼,在西部贫瘠的土地上很难实现全家人的温饱。
“返乡绝不能返贫。”为此,刘荣的丈夫在附近液化气站找了一份搬运工的活,挣钱补贴家用,刘荣则肩负起了创业的重任。
在结婚前,刘荣曾在家乡的一间发廊里打过工,学过一点理发的手艺,甚至还攒钱买过一台焗油机和一些简单的理发工具。在打工中成熟起来的刘荣重新拾起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从去年底到今年2月的整个冬季,刘荣一直在一家发廊里学徒。虽然没有一分钱的工资,但为学手艺,她仍然起早贪黑。白天,她是免费的徒工。晚上,她买来一些介绍发艺的DVD光盘自学……
今年3月,在肃州区北关的车站旁,刘荣从一排简陋的平房中找到了一间只有15平方米的铺面。月租300元的价格,在当地不算便宜。但刘荣决心很大,经过几次的商谈,她用3000元一年的价钱一次支付了全年的房租。
“通往附近乡镇的班车都从北关出发,这里客流量大、顾客多,生意肯定会好!”刘荣对自己的创业很有信心,她把孩子托付给父母,义无反顾地走进发屋。
“吃了不知道政策的亏”
附近其他发廊的理发价格是每位5元,刘荣新开张为了吸引顾客,将价格定在每位4元。实惠的价格,陆陆续续带来了几位回头客,过往的行人和周边的居民也开始经常光顾刘荣的“大众发屋”。开业以后,刘荣平均每天有30~50元的收入,除去房屋、水电等成本,每月有了千余元的收入。虽然每天从早8点开门一直守到晚上10点,但刘荣认为,刚开业有这样的收入已经很不错。
一间小店,一人创业,一人经营,刘荣的“大众发屋”能够维持多久?
“你计算过自己的人力成本吗?在酒泉肃州区,政府颁布的最低小时工资是8元。你一天营业14个小时,每天投入的人力成本是多少?”3月30日,一走进“大众发屋”,肃州区劳务办干部马斌就向刘荣提出了这个问题。
在马斌看来,现在许多返乡农民工都有创业的愿望,但大多只是凭着一股勇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糊里糊涂闯市场,能够坚持下去并得到发展的很少。
“这么说来,我一直是在亏本经营了……”马斌的话让刘荣有醍醐灌顶之感。此前,她一直以为自己的营业收入还不错。不过,她也清楚,靠这点收入只能维持,要想实现开办一家有点规模的发屋的梦想实在太遥远。
实际上,仔细估量刘荣的“大众发屋”,问题还真不少。比如在定位上就很模糊。虽然名字叫“大众发屋”,收费也是走大众路线,但发屋里的气氛却不“大众 ”。贴满推拉门和镜子的很时尚的美女招贴画,颜色俗艳的桌椅,极为简单的理发美容工具,使初次走进的顾客,有些疑惑。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来了,感觉这里不够档次。务实的顾客进来,感觉气氛有点暧昧,心里不踏实。在负责农民工返乡创业指导的马斌看来,这样的发屋没有找准自己的目标服务人群,营业收入难提升,发展更困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04-03/11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