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记者白杰戈)据中国之声7时49分报道,就业难,导致不少农民工返乡。让返乡农民工接受就业培训,成为不少地区推行的一项惠民政策。不过一些地区的农民反映,就业技能培训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就业形势不好,今年春节前,常年在外打工的吴先生回到老家江苏宿迁,就没有再出门找工作。他说,一开始实在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记者:回来之后当时是有什么样的打算,当时准备做什么?
吴先生:挺乱的,头脑挺乱的。
记者:今年2月,吴先生所在的宿迁市宿城区屠园乡办起了返乡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班,课程包括电脑、电焊、电工、驾驶、缝纫等等。除了驾驶是减免500元学费,其它都是免费。开班第一天,吴先生和不少老乡都冒着雨去参加。
吴先生:我哪天去的时候下雨,我到乡政府,看到气氛不错,人特多。
记者:下着雨都去,可能积极性是挺高的。
吴先生:说起来,积极性也不错。但是后来就不行了,人就渐渐少了。
记者:上课的农民渐渐少了,吴先生说,这是因为大家觉得学到的东西不多。
吴先生: 学得不太大,他也没有什么课材,就是当时在课堂上讲,记忆力再好也记不了多少,用本子记又跟不上听。
记者:可能是节奏比较快,有点跟不上。
吴先生:对。
记者:除了接受起来困难,有个别科目还面临器材紧缺,实际操作时间不足的问题。
吴先生:我们都是熟人,我有的时候就问他,我问你来干什么?他说我是来学电焊的,我排了半天队也没排到我,我不学了。
记者:而吴先生自己,虽然学到了一些东西,但觉得还不够,跟自己的目标也有差距:
吴先生:刚开始学电脑的开关机,后来又学WINDOWS,后来又学WORD文档,就这些,再没有了。
记者:你觉得你比学之前有进步吗?
吴先生:我觉得我有那么一点进步,但是不一定都是他教的,还有的小孩子他也会上网,玩电脑我又找他们问了一下。
记者:这样一来,吴先生开始担心,是不是真的像个别老师所说,培训是在走过场。
吴先生: 第二次的时候我报了电工,教金属,头两天我没去,第二天我再去的时候我找不到人了,我问了电焊的老师,他说你还真把这当回事,说这是走走形式,算了吧。
记者:屠园乡政府负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孙先生告诉记者,返乡农民工培训,"学员"流失的现象确实存在
记者:可能有的地方一开始的时候,去的农民比较多,后来觉得能学到的东西不到,人就变少了。
孙先生:这种也存在。
记者:孙先生说,屠园乡近七成的外出务工人员今年都已经返乡,在已经接受培训的900多人中,大多数愿意选择短期培训,但是短期培训对就业的帮助并不明显。
孙先生:本来除外的劳务有6000万人,这次回来近4000万,返乡占到原来劳务总数的70%,这里边可以说,70%的人愿意学短期的,就业的作用不是太明显的。
记者:孙先生介绍,承担培训任务的都是上级政府指定的职业学校,为了适应农民的需求,他们准备在统一部署的职业技能培训之外,增加实用技术的教学,争取让更多农民掌握致富的方法。
孙先生:现在我们乡镇这一块,基本上按照区里面统一部署的,现在区里边统一部署,主要是职业技能,我们乡里边现在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都开始,因为实用技术这一块对务工人员是很好的,种蔬菜、种植、养殖这一块,特别是对年龄偏大的人,企业不想要他们,他们就可以养殖和种植,这叫实用技术培训,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多吃苦,能吃苦,就好一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政府部门还可以考虑在返乡农民工培训中也引入竞争机制,让培训的质量得到提升。
党国英:可以竞争给农民工一个选择,关紧是要有选择的机会,简单说培训机构要有竞争,农民要有选择,毛病出在什么地方?毛病出在指定、垄断没有让学校之间展开竞争,还是工作上的问题。
记者: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是一项惠民政策,但是自推行以来,从山东、四川等地的培训遇冷,到湖北的政府主管部门提出谨防培训流于形式,都值得思考,江苏宿迁的吴先生就表示,仍然希望能有机会学到技术,掌握谋生的本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03-31/11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