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透视农民工就业:找“饭碗” 更要造“饭碗”



       近日,记者深入河南信阳市新县、固始县,问卷调查、座谈走访,了解返乡农民工的所思所想所盼。春节后信阳绝大多数农民工重返城市,但仍有约10万农民工留在家乡,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积极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不少农民工选择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图为信阳新县国际劳务培训学校的农民工在进行体能训练。 黄庆同摄

正月已过,相比往年,信阳火车站热闹了很多,在站前广场,到处是准备返城找工作的农民工。 本报记者 于 猛摄

从务工企业性质看,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外资企业中的农民工返乡比例最高,达47%,民营企业次之,达45%,而国有和集体企业,返乡农民工所占比例为8%。 制图: 宋 嵩

调查显示,外出就业年龄在18岁以下为3.2%,18—30岁为47.6%,30—40岁为33.9%,40岁以上为15.3%。3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调查总人数的50.8%。 制图: 宋 嵩


        编者按:是返城再战,还是落地开花?这个春天,很多农民工面前摆着这样一道必选题。

        农民工回到家乡在忙些什么?有什么打算?当地政府如何应对?3月2日至6日,记者深入信阳市新县、固始县,从火车站到培训学校到农户,发放了100多份调查问卷,并采取访谈、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民工返乡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式采访。信阳是个劳务输出大市,它所显现的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希望能为观察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问题提供一个“窗口”。

  现状

        绝大多数农民工已重新返城,仍有约10万人留在家乡,其中大部分无技能特长,增收压力加大

        初春的信阳,春寒料峭,麦苗已经返青,相比往年,田野里多了些忙碌的身影。正月已过,但在信阳火车站仍可见一群群扛着大包小裹的农民工,怀揣着希望准备外出务工。

        信阳是劳务输出大市,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236万人,劳务收入达227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还要多。去年第四季度,至少50万人已经没有务工收入,春节前后返乡农民工一度达到近70万人,有关部门测算,预计今年全市560万农民人均收入可能减少400多元,对农民增收造成很大压力。据信阳市劳务办对全市40个外出劳务相对集中的行政村监测点情况的推算,目前,全市仍有10万返乡人员留在家中,返岗农民工当中有二至三成的是先外出再找活儿干,能否就业没有把握。

        据信阳总工会调查,30周岁以下的农民工已占总数一半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观念与第一代农民工有很大的差别。记者问卷调查的那些农民工,几乎100%从来没有种过田,表示不会留在农村,只要有机会就会选择进城务工,但年龄在40岁左右的农民工,有两成选择愿意留乡创业。

        虽然暂时失去了务工收入,但九成以上农民工表示,即使一两年不外出务工,温饱也不会出现问题。新县浒湾乡游围孜村党支部书记游华金介绍说,他们村春节后已有200多人返城,但现在仍有五六十人没找到工作而留在家里,他认为虽然这些人的工资收入会大幅减少,但这么多年外出务工,家里有了一定积累,不会根本性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县里的扶贫、民政部门都在密切跟踪情况,确保农民工返乡不返贫。

        在受访的农民工中,80%的人表示就业比往年困难了许多,但近90%的人表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国家的经济会好起来的,只要自己能提高素质、肯吃苦,“面包会有的”。

        农民工大量返乡,对当地经济发展也有正面影响。“他们见过世面,技能好,对不少企业来说,这也成了招到相对高素质人才的难得机遇。”固始县某酒店总经理尹华东说,一年前,酒店很难招到合格的服务员,现在广告一贴,每天近30人报名。他们优中选优,聘了40多名返乡人员。固始县利来针织有限公司从洗水、烫衫、查衫、包装到出货一条龙生产线,所有工种都能招到熟手,大大节约了培训成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外出务工 技能培训 劳务输出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