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多渠道培养基层人才


  近日,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这几年,“大学生村官”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对于这一新事物,人们有期盼,有歌颂,有担忧,也有误解。根据各地“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情况,笔者认为,这一举措是多渠道培养农村基层人才的有效办法,是推动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创新之举,有利于培养造就一批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

  众所周知,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使得广大农村基层人才匮乏,农村基层干部的普遍状况是学历低、知识少、眼界窄、政策和法律水平不高。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已经成为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关心的问题。

  为了培养农村基层人才、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近几年各地采取了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举措,北京、江苏、浙江等省市采取了从高校选拔“大学生村官”的办法;湖北省则采取了从本地农村选拔、培养人才的“本土化”办法。渠道不同,但目的一致,都将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采取“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地方政府,应该确保选拔的大学生是有志于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人,要尽力避免被选拔者“干不长、留不住”和“不实用”等诸多问题。在他们上岗之前,还要切实抓好上岗教育培训,让他们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学习开展农村工作的本领,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而采取“本土化”人才战略的地方政府,则应该确保选拔出来的人有潜力、有能力、品德好,要尽力避免在选拔过程中的腐败行为,避免仅凭社会关系选拔“关系户”。同样,对“本土化”战略选拔培养的人才,也要采取措施防止其“干不长、留不住”。

  广大农村需要各种有用人才,不同渠道培养的人才会有不同的长处,他们的长处互补,更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因此,各地政府不妨开辟更多的渠道培养农村基层人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多渠道 锻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