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北京市海淀区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就业


         2007年海淀区积极探索新型农民培养方法和途经,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村建设方向,以提高农民市场经营能力、专业化生产能力、科技增收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转移就业能力为重点,截止2007年10月底,共完成新型农民培养任务8277人,其中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500人,1422人实现转移就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998人,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引导性培训1749人,乡镇企业在岗职工培训1030人次,区、乡共投入经费507.92万元。

        开展“订单式”、“定向型”职业技能培训。一是深入开展创业指导培训和“订单式”、“定向型”培训,提高广大农民自主创业水平,促进培训与就业的对接;二是实施校企结合培训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在资源和培训就业上的互动。全区约有农村劳动力6.5万人,目前已基本完成对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的初级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合格率90%,人员就业率62.5%。

        培养“创业型”、“带动型”农村实用人才。海淀区农村实用人才主要集中在种养业、民俗旅游业。全区计划通过辅助带动、专家传授、院镇合作、企业培训、协会培训等培养方式,在今后5年培养1400名在推广农业技术、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实用人才。此外,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管理经营型”农民培养,加强了农村社区教育,开展了以提升素质为主的引导性培训。

        通过出台鼓励企业用工政策、土地开发建设、举办招聘会、发挥地区企业优势等方式,不断开发地区资源,促进农民就业。

        鼓励镇域内用人单位招用本地农村劳动力。苏农坨镇每年拿出部分资金对安置地区农民就业的先进单位予以表彰,温泉镇则对每安置一名农村劳动力的企业给予500-800元补贴。在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挖掘就业岗位。温泉镇结合小城镇建设中公益事业、园林绿化对土地的开发建设,买断所有岗位,成立了公共事业管理公司和公共物业管理公司,安置本地农民就业。

        举办就业招聘洽谈会。先后组织了春季、夏季两次大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洽谈会,全区29个公共职介机构、165家用人单位、5200余名北部四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参加了招聘大会。共有1900余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发挥地区企业优势服务本地农民。组成了依托北京旗舰食品有限公司的农民蒲草编织培训基地。公司对农民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后统一安排就业;不愿在公司上班的也可以在自家加工生产,公司提供生产原材料并负责产品销售。在其解决的就业人员中,“4050”人员占了70%。目前,公司已开发了200余种草编样品,并已在海淀苏家坨镇、上庄镇和昌平百善镇三个培训基地组织了19期草编培训,免费培训农民近1500人,使700余人走上就业之路,人均年收入约为一万元左右。此举既带动了一部分农民就业,也帮助企业解决了部分切实问题,实现了地方与企业的共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订单式 引导性培训 现代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