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推进城乡一体化 创造条件解决农民进城就业


        总之,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下,我们要创造条件,妥善解决好农民就业及就业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努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

        三、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是对党的政策供给能力的挑战

        在当今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中,随着中国社会人口流动,政策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迫切,更迅速。这给我们党的政策供给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大力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城乡社会管理的一体化成为迫切需要。

        什么是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负责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社会管理不仅有管理体制的内容,还包含着公共服务的成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的职能,一是加强经济调节,二是加强市场监管,三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是推动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关键所在。

        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但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比较严重。相对来说,我国政府管理经济的功能较强,而社会管理滞后。尤其在城乡分割的传统格局下,政府为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功能较强,而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功能相对较弱。无论在人口管理方面,还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无论在教育制度方面,还是在公共卫生方面,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大都偏斜于城市,而农村是不受重视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想要在短期内得以改变是很困难的。

        党中央提出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战略,不仅要求城乡就业一体化,而且为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指明了方向。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破除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决大量的体制和政策方面的问题。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整体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协调机制。

        目前江苏省的苏州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已走在全国前面。其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模式是,把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将城市管理工作向乡镇延伸。按照以城带乡的要求,在部分乡镇已经建立城管执法中队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城市管理工作向镇、村延伸,把乡镇纳入到管理的范围中来。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改革也已开始试点。重庆正以建立新型农民工制度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逐步推进户籍、社保、土地使用以及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改革。到2012年前,重庆市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划分。成都也正逐步建立新型的城乡“一盘棋”工作机制和体制,从体制和机制上初步扭转了“重城轻乡”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户籍管理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和行使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的前提和保障。要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探索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固定居所的农民登记为城市居民的办法。

        三要改革农村征地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并完善法规,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必须把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把减少土地占用,杜绝不合理占地作为工作目标,按照这个原则要求确定征地规模、征用方式、补偿标准和工作程序。

        总之,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发展的整体化。我们要按党的十七大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的要求,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城乡劳动力 义务教育 土地 总体思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