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1月10日讯 鹤壁日报报道:她下岗后,也曾苦恼过、徘徊过,但她没有气馁,没有消沉,而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成就一番新的事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就是淇滨区大赉店镇翟村西门塔尔肉牛养殖中心的总经理李燕霞。
1991年初,18岁的李燕霞走出祖祖辈辈居住的淇滨区大赉店镇翟村的家,来到市粮油总公司钜桥粮油分公司工作,成为一名正式工人。风华正茂的李燕霞心里特别高兴,她勤奋努力,认真工作,很快成为公司的一名业务骨干。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因体制改革,李燕霞下岗了。为此,她十分苦恼,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人也消瘦了很多。经过几个月的思想调整,李燕霞想:我虽然没了正式工作,但只要自立自强,就能够闯出一片新天地,成就一番事业。
于是,李燕霞开始对市场进行调查。她走访了我市部分养殖企业,又到山东、辽宁等地考察肉牛养殖行业,感觉搞肉牛养殖很有前途:一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食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而我市肉牛养殖企业还不多;二是我市有大量的玉米秸秆资源,不用考虑肉牛的饲料问题;三是肉牛的价格基本稳定,没有太大波动;四是肉牛养殖相对不需要太难的技术,因为肉牛的抗病力很强;五是家里有16亩土地,有建饲养场的优势。
2005年秋天,李燕霞在全家人的支持下,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划出一亩地来,挖了个大坑,青贮了30亩玉米秸秆,又建了一个能存栏35头肉牛的牛棚。接下来她又东借西借,筹措了6万元启动资金。虽然有了启动资金,但养什么样品种的肉牛她还没有认真考虑好。通过在互联网上查找,她发现吉林省有个西门塔尔肉牛养殖基地。于是,她和丈夫跑到吉林省买回18头小牛。
为了饲养好这些牛,李燕霞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慢慢地学会了给牛打针、看病等饲养技术。10个月后,这18头肉牛陆续出栏了,最大的由原来的200多公斤长到500多公斤,18头肉牛给她带来了2万元的利润。
李燕霞创业初步成功。
2006年10月份,李燕霞和家人商议,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实行股份制养殖。当年11月,占地6亩、可以存栏100头肉牛的肉牛养殖场正式建成。她还到市工商局注册成立了鹤壁市淇滨区翟村西门塔尔肉牛养殖中心。之后,她筹资30万元购进78头小牛,并青贮了360亩地的玉米秸秆,不仅为群众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还安排10多名农民就业,成为淇滨区第一家规模肉牛养殖基地,被淇滨区树为创业致富的典型。
2007年,李燕霞领导的肉牛养殖中心又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实现利润达13万元。目前,养殖中心存栏肉牛达到120头,并辐射带动了周边10余家肉牛养殖户。同时,中心与上海、宁波等地的大型屠宰加工厂建立了购销关系。
李燕霞的下一步计划是,用一年的时间,把牛场规模再扩大一倍,同时为散养户搞好服务,发展更多的养殖户;以市科研所牛粪转化有机肥的试验为基础,种植绿色蔬菜;聘请专家研究开发牛粪种植食用菌技术;用3年的时间,建好牛肉分割厂,把事业做强做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8-01-10/10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