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耕读

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赛过一宝。对一个单位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老人的皱纹里隐藏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沧桑、太多的财富。因此,当时年94岁的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下文简称“南机所”)原研究室主任蒋耀,将自己与研究所的多年往事向记者娓娓道来时,记者不但从中感受到了蒋老与南机所的深厚情感,也体味到了南机所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

 

本报记者:蒋老,您好!您是南机所的“开国功臣”之一,亲眼见证了南机所50年的风雨历程。在您的记忆当中,您和南机所之间发生的最难忘的事件是什么?

蒋 耀:在南机所和我之间,我做了三件事情,终身难忘。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南机所的所址。

1956年春夏之交,我得知国家将在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农具系的基础上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我当时作为农具系的系主任,听到这个消息自然非常高兴。这意味着我们农机具研究的服务范围将由原来的华东地区扩大到南方13个省市。

一个研究所要办得好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所址。当时筹建处把寻找所址的任务交给了农具系。大约在1956年秋季,我在农具系里找了3-4个人,组成一个小组,经常聚在一起商量南机所的选址工作。我们认为,所址应具备如下4个条件:一是有旱地,有水田,并有河流通过(水田灌溉用水水源);二是交通方便,要在主要公路的近旁;三是附近要有科研单位,最好也是农业方面的科研单位,以利交流经验;四是离城镇近,生活用品购置便利。

经过讨论,我们确定三处备选所址,即浦口的浦镇、中华门外的方山镇和马群镇。因交通欠方便,首先排除了浦镇。接着,我们又先后前往方山和马群作实地踏勘,最后决定在马群建所。这是由于马群镇的南侧有大片农田,地势平坦,有旱地,有水田,还有长年流淌的小河通过。该处位于宁杭公路近旁,与孝陵卫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只有二里之遥。于是,南机所就于1957年10月15日在马群建立起来了。

 

本报记者:那为什么后来南机所会迁到现在的柳营呢?

蒋 耀:那是因为建所12年后,文化大革命愈演愈烈。1969年1月8日,南机所由八机部下放给江苏省,1969年10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决定撤销南机所,将南机所全体人员和全部物资并入江苏省清江拖拉机厂。直到1979年1月,上级决定让南机所在南京柳营复建。之所以舍马群而取柳营,据说是因为南机所迁出马群后,迁进的单位感到马群这里环境好,不肯迁出。这对南机所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损失。后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柳营建所了。现在看来,柳营也不差,但与马群相比,不充分具备旱地、水田试验田的条件。

 

本报记者:这是您为南机所做的第一项贡献,那第二件呢?

蒋 耀:第二件事情,我们设计的南-105(65)型插秧机在机动水稻插秧机大会战中通过评比,被选定为设计新机的基型。

1966年初,八机部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插秧机的性能,委托南机所牵头组织一次全国水稻插秧机歼灭战。歼灭战的前端比试和设计工作于1966年2月-6月在海南岛桂林洋农场进行。通过田间插秧评比评出满意插秧机,然后在满意插秧机的基础上再作提高改进并设计出新机。在歼灭战的前期工作中,我被任命为试验设计组组长。

为了提高插秧机的作业质量和功效,有人提议把插秧机原来的一人上机改为三人上机(原来的一人仍驾机,后加的两人负责装秧)。我提出先作个内部试验,于是在一天的午休时间,南机所的科研人员开动南-105(65)型插秧机下水田进行三人上机的试验性试验。结果显示,插秧机行走、转向都很正常,我们对自带插秧机的认识和信心大为增加。

经过试验和评比,南-105(65)型插秧机被确定为基础机型,经过进一步提高改进后设计新机。新机的样机由湖南耒阳插秧机厂生产制造,先后在海南、广东、湖南、湖北四省进行适应性和可靠性试验,到1967年定型为东风-2S型机动水稻插秧机。该机型于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81年获国家科委三等发明奖。

 

本报记者:2001年12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中华农器图谱》一书。该书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原司长宋树友主编。您的名字被被列在编委会顾问栏的前列。这是怎么回事呢?

蒋 耀:这正是我要说的我和南机所之间发生的第三件难忘的事。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在宋主编的编后记里有下述一段话: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插秧机 农业机械化 旱地 农机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