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秸秆变“面包” 经济效益前景好


宁阳县农机推广站站长 马青元

玉米秸秆的利用,是长期以来农机部门机械化推广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我县地处鲁西南平原,小麦、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传统做法是利用青贮池发酵、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但青贮池如遇漏水漏气造成霉变,青贮的饲草则无法利用,还田后麦秋两季秸秆堆积过厚,直接影响耕整土地。在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的同时,我县在推广工作中,坚持科技创新,充分发挥项目优势,利用项目带动,创新农机推广,大力推广了玉米秸秆挤丝揉碎机、打捆机、包膜等机械,加工后的饲草密封效果好,便于搬运运输,储存期可达两年不变质,非常适合饲养户散养或集中喂养,相当于方便食品,老百姓亲昵地称之为“面包草”,为新时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探索了一条发展的新路子。

示范带动搞创新

我县发展青贮打捆包膜机械化技术推广,起步于2005年。东述镇赵刘村“环友草业公司”,为发展奶牛业,在农机推广部门的引导下,引进了挤丝揉碎机、打捆机、包膜等机械,经过四个月的加工生产,当年生产面包草5000捆,运销内蒙和东北。每吨草成本包括人工工资、玉米秸秆、电力、薄膜、捆绳、发酵剂等项费用160元左右,运销价格220元到260元不等,平均每吨净赚60—80元,机组当年生产330吨,生产收益25000元,相当于农业种植粮食30亩产量的年收益。“面包草”饲喂奶牛,安全、绿色、芳香酸味,经过发酵的“面包草”,营养物质丰富,牛羊适口性好,产奶量高,受到了奶牛业户的普遍欢迎。

项目带动促发展

利用项目带动,是加快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2006年市农机办和市财政局立项扶持发展我县青贮打捆包膜机械,拨出专项资金10万元,发展青贮打捆机械6套共18台。县委、县政府全力扶持项目的实施,拨出9万元专项资金,与市农机办项目资金配套使用,补贴率高达60%,激发了全县青贮打捆机械的快速发展。2006年分别在东述、鹤山、乡饮、泗店等四个乡镇进行了示范推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鹤山乡山洼村李业军,2007年购置青贮打捆机组一套,生产加工3个月,加工“面包草”4000包,各项成本人工工时费、玉米秸秆、电力、薄膜、发酵剂、捆绳等各项费用200元,产品销往河北等地,每吨价格300元,目前销售50%,产生效益13300元。乡饮乡河柳村李作华,生产2个月,加工“面包草”2000包,产生效益8000元,该村打算2007年再争取一台购置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

扶持带动前景广阔

我县是农业大县,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达10亿公斤,每年机械化窖池青贮1.5亿公斤,秸秆还田4亿公斤,综合利用率不足50%。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霉烂。特别到秋季,玉米秸秆被大量焚烧近半月,全县城乡笼罩在弥漫呛人的烟雾中,造成严重的浪费和污染,引起了干部群众的强烈不满,渴望扩大利用玉米秸秆的呼声已成为社会的共鸣。大力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时机已经到来,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工业反哺农业,经济扶持补贴发展农机的大好时机,坚持政府补一点,地方拿一点,国家给小头,个人拿大头,因势利导,加快发展。二是随着全国人民日益提高健康生活的需求,奶牛、肉牛、羊等各类食草动物的肉制品已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绿色饲草已成为养殖业的必备条件。三是利用青贮打捆机械加工的饲草,卫生、安全、绿色、耐贮藏,利于运输,可有效调剂饲草余缺不足,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四是青贮加工的面包草业,秸秆得到综合利用,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降低农业经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综合利用 奶牛 社会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